在寫作《最好的時光》的過程中,回溯、整理、重溫了許多親切的記憶。
其中一個極為深刻的畫面,是年輕的我在荃灣千色店外面那條紅色的行人天橋上狂奔。
那一幕影像,清楚到細節都見到;
我的身體,還可以感受到當時的狂跑之力,和那鐵一般的意志。
延伸閱讀:系列第一篇
冰藍之心——北歐之味.挪威心形格子鬆餅 Norwegian Waffles (Hjertevafler)
寫到那一幕的時候,我正在聽著 Yoasobi 的〈夢をなぞって〉,
不懂日文的我,單純感受旋律和編曲中的躍動感,閉上眼睛就能看見那個年輕的自己——
朝著幸福的方向,用力奔往、不顧後果、毫無懼怕,用盡生命與力量,愛我所愛的人。
我看見那個年輕的自己,在荃灣那紅橋上極目張望、全力地跑——
我心裡油然冒起湧動的感激。
從最初奔向我所選擇的愛情、我所確信的幸福,我可以跳軌以身擋火車;
到最後奔向毫無預警的災難、我想拯救的愛人,我可以躍下深不見光的懸崖。
原來我,全程都在狂奔。義無反顧。不惜一切。不計代價。用盡全力。
雖然這樣讓我負了很多傷, 但我仍然對十九歲的、二十歲的、二十一歲的自己,心懷感激、深深欣賞。
很想記下當年勇往直前的單一與熱誠,我把〈夢をなぞって〉填了粵語歌詞,命名〈朝你直往〉。
從香港回到坎培拉,我浸溺在深不著地的悲傷之中;
雖然不知邊岸何在,為了不溺斃,只能一直游。
連續很多天,我都在傍晚出門散步,躲進四野無人的夜色中,一邊走一邊讓眼淚好好流淌。
某夜無雲,天上有我最愛的極細新月,暮光之中,天色絢爛;
走到一半,天空從粉紅變成紫藍,星光愈來愈顯現,極其燦爛,美到令人屏息。
我仰頭望天,豆大的眼淚一直滾落。
從前從前,男孩子和女孩子常常一起看星——但這裡是南半球。是我不曾認識的星羅棋布。
不再是曾經共看而熟悉的滿天星光。
我忍不住向天空問了一句:你在哪裏? 然後眼淚就缺堤而下。
伸手向天,好像可以靠近星光多一點。我原地轉了一個圈,環視天幕的光芒。
想起曾經那份勇敢——我曾經那樣全然無懼、勇往直前,什麼也不怕:
不曾害怕追求相信的幸福、
不曾害怕爭取想要的愛情、
不曾害怕性情不合與期望落差、
不曾害怕關係中劇烈的顛簸、
不曾聽取朋友慫恿退出、
不曾害怕分歧、不曾害怕爭吵、
不曾害怕對方家人的苛刻對待、
甚至在出事之後不曾害怕那堵高牆、那個深淵、
不曾害怕變得苦澀的未來。
我唯一的恐懼——唯一讓我完全崩解、進退失據的恐懼——就是與所愛的人分離。
這是我唯一的害怕。
而我終是走向了這個唯一的恐懼。走過了它......
手放心上,我很想很想與當時的勇氣連接。
很想此刻勇氣流失、疲憊不堪的自己,也有同樣的勇氣。
如果,我還有很長的年月、還有很多個天明,我需要很多的勇氣。
四月底。回到坎培拉五週。
某一天,練習完一節瑜伽,正躺在瑜伽蓆上做最後式子,我驀地看見這樣的畫面:
小女孩揹起背包,用我最最熟悉的聲音語氣——那任性的、敢為的、少少囂張的音質——說:
「我要回去19年前了!」
她站在我的瑜伽蓆邊。
躺在地上的是作為大女孩的我。
不須思索,我立刻接口:
「請你好好享受再次相遇時的每一刻! 請代我問候......」話未說完,眼淚奪眶而出,淚流滿面。
頃刻發現——
原來,小女孩與大女孩不是相對的。
原來,大女孩也同樣深愛、同樣不捨、同樣傷痛;
只是她還須肩負多一個拯救的角色,而不能任性而已。
這個發現,十分震撼。
原來,兩個部份都深深受傷。
那麼,就來一趟時空旅行吧!
原來,太想復原、太想成長、太想往前走,因而沒有留意,出路在後面——
這趟旅程,不是「往前走」,而是「往回走」。
在時光的隧道中,往後探索,走回最初失落記憶的地方吧!
把丟失的尋回、把遺落的拾起、把塵封的擦亮。
小女孩出發了!
她帶著充足的行裝,因為路途遙遠、旅程漫長——「我要去很久啊!」;
她帶著探索的用具,要把埋藏的重尋出來。
雖然小女孩穿越時光,回到過往,大女孩留守現在,繼續生活,她們卻是連合一起了。
小女孩和大女孩從發現了彼此的存在,到明白了彼此的本意,到看見了彼此的相同,重疊互通了。
大女孩和小女孩,各自成長了。
看著小女孩往回跑,大女孩沒有驚嚇、沒有擔心、沒有想要抓住她,像當年勉力地拖著她離場......
大女孩知道小女孩有足夠的能耐,不再需要被奮力保護。
兩個部份,都變得更強了。
大女孩這一次,只想祝福——
祝福小女孩成功:如願找回失去的憶記,把失去的時光重走一次。
往回走,沒問題啊!
也想託付——
未圓之願、無解之謎,如此割心;請小女孩回去之後,把未圓之願補完、把未解之謎破解。
這一次,會做得到啊~!
這是一趟尋找的旅程。
從前的路很孤單,再走一遍的這一次,不會了。
大女孩會陪在身旁。還有深深明白我的好朋友。還有深深理解我的另一半。
自從開展了時光旅行,內在停滯已久的狀態,開始快速地轉動。
許多新的發現、許多新的意象、許多新的意義,層層漸出——小女孩真的有在尋獲很多寶貝啊!
幾週之後,另一個傍晚,我外出跑步。
在漸暗的天色之下起跑——
一邁出步伐,內心就感到喜悅;才開始幾步,身體就感到跑速變快了,跟平日不一樣。
明明工作了一整天,身體裡,卻潛藏著比我想像中大的能量。
我在快步奔跑。
——是小女孩的力量! 清晰可辨。
是小女孩的我,在用力地奔跑。
是朝著一個定意的方向、毫無後顧地奔往的那一個自己啊。
十分巧合,當晚跑的小區,竟還有一道紅色的行人天橋...... 那道曾經狂奔過的紅橋啊,穿越時空也在眼前。
跑完之後,我抬頭望天,看著半輪月亮,把手按在心口——連結到了。
幾週之前看著天空哭著祈求找回的勇氣,就在我心裡,就在我身體裡。
小女孩從始到終都是奔跑的少女。
愛情出現的時候,她奔向幸福;
災難來臨的時候,她奔向懸崖;
直到今天,發現回憶失落在時光的遠處時,她奔向過往。
難不難、痛不痛,危險不危險,從來都不是考慮。
但是這一次,她跑得不慌、不忙、不混亂。
循著節奏、帶著微笑、抱著一心的好奇、一腔的熱切,方向確定地跑著。
大女孩不用再撲救,可以信任小女孩已然長大,有力前往,且會捎回新舊發現和重要線索。
小女孩不用再亡命,可以信任大女孩隨時同在,有力保護,能解讀那些寶貴發現、從中找到答案。
水果塔是我小時候最愛、最愛吃的糕餅。
雖然現在很少機會吃得到,但如果可以去糕餅店點一款甜點,我大概還是最嚮往水果塔——
而且要裡面有卡士達餡的。
所以,這是小女孩最愛吃的甜點喲!
以這份水果塔,邀請 (引誘?) 奔跑來回過去與現在、身負重任的小女孩,可以常常回來休息。
大勇的小女孩,願你成功,願你順利。
穿越來回之間,願你有安歇的地方,感到被照顧、被聆聽、被陪伴。
奔跑的少女——敢愛敢恨、敢作敢為的你——我真以你為榮。
卡士達水果塔 Fruit Flan Tart
食譜來源:小黑貓自己做~
*切勿直接轉載圖文及食譜~ 如需分享請註明出處~!
材料:(3個)
塔皮部份——
無鹽奶油......35克
糖粉......20克
雞蛋......1/2顆 (24克)
低筋麵粉......100克
卡士達餡——
鮮奶......100克
鮮奶油......65克
香草莢......1/3根
砂糖......30克 (平分成兩份)
蛋白......7克
蛋黃......2顆
玉米澱粉......5克
防水塗層——
白巧克力......20克
水果 & 裝飾——
各種顏色的水果......適量
鏡面果膠*......適量
* 鏡面果膠可以買市售的,也可以超簡單地自家製作:
我慣用的比例是:明膠粉5克 + 水25克混合、靜置10分鐘復水,隔水或微波加熱融化,
加糖或不加糖都可以 (加的話大約10克),放涼之後使用。
大家可以買市售的,使用的辦法請按包裝說明 (通常需要微波/隔水加熱,再攪拌至滑順)。
做法:
卡士達餡——
玉米澱粉過篩 (圖一)。香草莢縱向切開,以刀背刮下香草籽 (圖二)。
鮮奶、鮮奶油、一半砂糖放入小鍋中 (圖三),加入香草莢、刮出的香草籽,大火煮至砂糖融化 (圖四)。
蛋黃、蛋白放入碗中 (圖五),攪拌均勻 (圖六),加入另一半砂糖 (圖七),攪拌至砂糖融化 (圖八)。
加入玉米澱粉 (圖九),攪拌均勻 (圖十)。小鍋中的奶液微沸冒泡 (約80~90度C) (圖十一),熄火。
熱奶緩緩加入蛋液之中,一邊持續快手攪拌,混合成卡士達 (圖十二)。過篩回鍋,濾出香草莢 (圖十三)。
中小火加熱卡士達,一邊持續攪拌 (圖十四),至卡士達變得濃稠並沸騰 (玉米澱粉需要煮熟) (圖十五)。
用灑網過篩卡士達餡 (或以伸入式攪拌機攪打),令卡士達成品口感更滑順 (圖十六)。放涼,冷藏備用。
小黑貓嘮嘮叨叨:
卡士達餡可以提早做好——記得以保鮮膜貼住表面包好,放入冰箱可以等3天。
砂糖吸水率高,一切就緒才加入蛋液中攪拌,避免過早加入後靜置,蛋黃的水分會吸收會產生結塊。
奶液中加入砂糖的好處是降低沸點、延緩焦底~ 蛋液中加入砂糖的好處是提高耐熱度,不易變蛋花。
熱奶緩緩加入時,可以把小鍋提高一點點,並線狀地倒入熱奶,加上持續攪拌,就不會變蛋花湯。
即使有少量蛋液被燙熟,過篩回鍋時也會被濾出,不會影響整體口感與熟成,不用太擔心。
卡士達回鍋煮製的時候,打蛋器要確切地攪拌到鍋底、鍋邊 (我喜歡用膠刮刀),避免結塊。
塔皮麵團——
無鹽奶油預先從冰箱取出,放在室溫中靜置,至呈軟化狀態 (手指可輕易按壓但不融化)。
用手持或電動打蛋器把奶油拌開,成滑順狀,加入糖粉,從慢速到高速攪拌,至淺黃蓬鬆狀。
逐少加入打散的蛋液,每次加入都以高速攪拌至完全均勻,然後再加。
篩入低筋麵粉,用膠刮刀以「切拌法」或「壓底法」(摩擦盆底) 混合成麵團。包好,冷藏30分鐘。
取出麵團,灑些手粉防黏,擀壓成約4mm厚麵皮,以比塔模直徑大的圓模輔助,切出圓形麵皮。
小黑貓嘮嘮叨叨:
奶油要在室溫中放軟,才能拌成軟滑狀,和其他材料拌勻。
用糖粉的效果與用砂糖不同,塔皮烘烤好之後香脆很多,建議不要替代~
加入麵粉後,以「切拌法」或「壓底法」混合比「攪拌」好。旋轉打圈的攪拌會令麵團起筋啊!
麵團經過冷藏靜置,筋性會減退,造型時才會更順利。如果有時間,可以冷藏一夜,第二天再做。
麵皮也可以不事先切成圓形麵皮,待整片放入塔模之後,再用小刀削去多出的部份也可以~
塔皮烘烤 (傳統烤箱做法)——
塔模內側塗抹軟化奶油 (食譜份量以外),放上圓形麵皮,用指腹輕輕按壓,使麵皮貼合塔模。
以小刀切去塔模外多出的麵皮。以叉子在麵皮上刺上小孔洞。
生塔皮上放一張烘焙紙,倒入壓派石 (或乾豆、生米),送入已預熱至180度C的烤箱中。
烘烤20分鐘,取出,小心地移出壓派石,取去烘焙紙。送回烤箱,續烤10分鐘 (或至顏色金黃)。
取出,稍微散熱之後倒扣脫模,完全放涼。
塔皮烘烤 (鬆餅機 +「大塔烤盤」做法)——
圓形麵皮每片約60克。預熱鬆餅機,預熱完成之後把圓形麵皮鋪在烤盤的塔模上,蓋下機蓋。
待完成指示燈再亮起,檢查塔皮顏色,按實際情況加時烘烤,至塔皮金黃。取出,完全放涼。
小黑貓嘮嘮叨叨:
使用鬆餅機的好處:
- 模具(烤盤)不須另行塗油防黏 (烤盤本身防黏性能超好,加上麵團油份充足,不會黏沾);
- 不用把麵皮整型入模 (麵皮直接平放上去,蓋上機蓋就會自動夾出塔的形狀);
- 不用在麵皮上刺出小孔洞 (麵皮被夾住,受熱時也不會拱起;加上全片同時加熱,受熱很平均);
- 不用壓上「壓派石」做「空烤」(烤盤本身一凹一凸,就做到了「壓派石」的固定效果);
- 由於不須使用「壓派石」,節省了中途出爐、取出熱石、再送回烤箱的額外步驟 (和燙傷風險)。
使用鬆餅機的傷腦筋之處:
- 傳統做法可以整片麵皮鋪上塔模,再削掉多出的,用鬆餅機要先把麵皮切成大小合適的圓片;
- 直接加熱 (而非烤箱空氣加熱) 令麵皮瘋狂出油,烤盤會盛一大盤油 (塔皮成品也因此少了奶油);
- 蓋上機蓋的動作,經常令麵皮移位,等到烤好才發現塔皮整個歪掉,已經太遲了;
- 直接用鐵板加熱 (相對烤箱中空氣加熱) 令成品快很多焦黑,一分鐘之差可以差很遠,要小心顧爐;
- 同樣跟加熱率有關,做油糖皮 (如這個配方) 好好吃,但做油粉皮 (如法式鹹派) 口感很乾、一拿就碎散;
- 小V的大塔烤盤做出來的塔皮十分淺,只適合堆疊上去的餡 (如水果塔),不適合裝在裡面的餡 (如蛋塔)。
小黑貓的 Verdict:
我覺得做塔與派做費工做具挑戰的就是麵團部份、擀壓步驟、裁切步驟;
如果這些步驟都做好了,只差入模的一步,我寧願親手把麵皮按壓入模,然後用烤箱烤熟。
用鬆餅機看來減少了一些步驟,但都不是最重點的功夫。
反而因為壓歪了的機率太高,塔的成品不一定能用 (只能當很好吃的餅乾吃掉),前功好像更廢。
防水塗層——
白巧克力切碎,微波或隔水加熱融化,塗在塔皮內側,冷藏10分鐘至巧克力凝結,取出。
填餡 & 裝飾——
水果洗淨,切成合適的大小,擦拭多餘水份。果膠若凝結,稍微加熱至流動。
塔皮中擠入卡士達餡,放上各種水果,塗上果膠,冷藏10分鐘至果膠凝結,取出。
小黑貓嘮嘮叨叨:
塔在常溫的狀態下最好吃,因此冷藏步驟只為凝結白巧克力和果膠,凝結之後就取出,不要一直冷藏。
雖然白巧克力有非常好的防水作用,但是還是建議享用前再放上水果,減少水果出水,影響塔的口感。
說到內心那狂奔的小女孩,丈夫說:
「不就很像宮崎駿筆下的女主角們嗎?」
——為著心中的信念和愛,永遠勇敢堅強。
延伸閱讀:系列上一篇——
記憶逆流——法式鹹蛋糕 Cake Salé (French Savory Cake)
延伸閱讀:系列下一篇——
樹根深深——「老人沙拉」瑞典鯷魚雞蛋沙拉 Gubbröra (Old Man's Mix)
系列故事目錄:
1. 冰藍之心——北歐之味.挪威心形格子鬆餅 Norwegian Waffles (Hjertevafler)
2. 記憶逆流——法式鹹蛋糕 Cake Salé (French Savory Cake)
3. 奔跑的少女——卡士達水果塔 Fruit Flan Tart
4. 樹根深深——「老人沙拉」瑞典鯷魚雞蛋沙拉 Gubbröra (Old Man's Mix)
5. 常設展覽館——超鬆軟.厚燒枕頭鬆餅 (鬆餅機做法) Fluffy Pillow Pancakes
6. 給遠遠同行的你——荷蘭一口小鬆餅 Poffertjes (Dutch Mini Pancakes)
7. 守護之愛——簡易版【洛林派】起司培根法式鹹派 Easy Quiche Lorraine【鬆餅機方法】
8. 終止了關係.留下了愛情——北歐風.果醬酸奶油夾心鬆餅 Jam & Cream Filled Heart-shaped Waffles
9. 因著距離,才能看見——法式鄉村燉鍋 (香腸燉豆子) French Casserole
10. 溫柔的星夜——白鯛魚燒 White Taiyaki (白いたい焼き)
番外篇:
1. 如何學習愛——複製「麥當勞」熱香餅 Copycat McDonald's Hotcake
2. 相依的確據——義大利風三明治「帕尼尼」(麵包做法 + 熱壓三明治) Panini
3. 從埋葬,到珍藏——茶香鏡面瑪德蓮【抹茶.焙茶.紅茶】Tea-infused Glazed Madeleines
4. 交錯過,交匯過——香草布丁風.厚燒法式吐司 Custard-styled French Toast
5. 剎那蒔花——黑糖蜜 Muscovado Syrup
延伸閱讀:
1. 奇異的相似——基礎杯子蛋糕 Basic Cupcakes【油糖法 vs 直接法】
2. 天堂裡的失物盒——章魚燒 Takoyaki (たこやき)
3. Holiday Romance——瑞士馬鈴薯餅 Rösti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