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不挑吃,對食物不太在乎,問她愛吃什麼,總是想不出來——不過,就是愛吃米飯。一頓只要有飯吃,就可以了。
偏偏她的女兒我,對米飯最提不起勁。
我深愛麵包、蛋糕、餅乾、鬆餅、煎餅、派、撻、酥……也超愛芋頭、南瓜、番薯、薯仔……還有很愛吃意大利粉、烏冬、上海麵、台式麵線、包子、餃子、餡餅……
結論自然是——我是澱粉怪。可是,我唯獨不愛吃米飯。
在我的童年時代,吃一頓飯動輒要花兩個小時;還記得那時唯一的炫耀,就是臨吃剩一口飯時,用湯匙敲敲碗邊,告訴媽媽我快吃完了,好得幾句讚賞(而其實已經用了不知道多久)。吃到那麼大,還是盛半碗白飯都吃不完,總是剩下一口不願吃,卻不是飽——我還能吃下許多甜品。
一旦離家,飯當然是不煮了。
住在大學宿舍裡的日子,媽媽給了一個迷你電飯煲帶著。除了當時的男朋友來煮過一次飯,我只有在冬天時用它煮水,好讓室內和暖一點點。
結婚之後呢? 廚房中的一袋米,是為了媽媽來看我們才去買的,煮了一次給她吃又放著了,沒記得去動它。有一次我功課繁忙不做晚餐,大黑貓說由他做,我伸頭去廚房見他在洗米,竟是大大的失望——「什麼? 要吃飯啊?」
然後再煮飯,就是為了媽媽生日,請她來吃生日飯。
結婚一個半月,白飯只煮了三次(其中一次還要是大黑貓佔了廚房才有得煮),可憐的大黑貓跟著我看來沒有傳統飯菜可吃了。
媽媽生日,問她想吃什麼菜即管說,我總會想辦法做出來(很有志氣的樣子)。
夢想著有得玩了,誰知媽媽說:「飯」。
還有呢?
沒有了。
好! 既然非要吃飯不可,我還是要找個辦法把飯煮得好好玩!!
就來個在腦海中盤旋許久的西班牙海鮮雜錦飯吧!!
想起未嫁的日子曾經看過一本書,是一位嫁到法國去的韓國女子寫的,因為公公大人是超會煮的挑剔鬼,於是也漸漸學會了許多異國料理,書中就有這個西班牙海鮮雜錦飯的食譜,而且超對我的口味——超級懶人版啦!!!
既然她嘴刁的公公大人都容許她如此料理,我深信這個懶人版的配方跟傳統作法的成品差不多(自我催眠…),反正,我不會再站在爐頭前站它一個小時就是。
好,上菜了! 我這個懶人+窮人做的西班牙海鮮雜錦飯!!!!!
西班牙海鮮雜錦飯
食譜來源:記憶和靈感來自《野蠻媳婦vs藍眼公公》,實質配方自己胡亂配搭~
材料:(2~3人份)
白米……1杯 (量米杯)
雞湯……1杯
薑黃粉……1湯匙 (口袋有錢的朋友去買番紅花,窮人如我,用薑黃粉也可以讓飯變得黃黃的)
青口……3隻
蝦仁……12隻
雞柳……3小條
鴕鳥肉……1小塊 (西班牙人會放兔肉,香港買不到,我放也是紅肉的鴕鳥肉)
洋蔥……半個
甜豆……1大把
杏飽菇……1隻
蕃茄……1/2個
小黑貓嘮嘮叨叨:最傳統的西班牙雜錦飯的主材料為兔子、鴨子、雞肉、蝸牛,反而是沒有海鮮的。所以,不用太盲目於所謂的傳統,這道雜錦飯的精髓是——雜錦。所以手邊有什麼就下什麼好了。
做法:
(1) 煮飯。米洗好,加薑黃粉,加雞湯,放飯煲中用正常功能煮熟。(呃...關於用飯煲煮Paella這個舉動......請廚房老手別揍我)
水可以放比平日少一點點,乾乾的會較像炒飯。
(2) 洋蔥去衣切碎,甜豆撕掉老根切粒,杏飽菇洗一下切片,蕃茄去籽切粒;
鴕鳥肉、雞柳切塊,醃好。蝦仁背後劃一刀取出腸泥,醃好,青口解凍,醃好。
小黑貓嘮嘮叨叨:醃的方法,大致就是海鮮類就下鹽和胡椒和酒擦一下,肉類下鹽和胡椒,再加點香草和生粉。雞肉我有加一丁點糖。為了味道不一樣,兩種肉類我下了不同的香草。大家隨意。
(3) 熱鍋下油,油熱後下洋蔥炒炒炒,稍微炒軟,有點半透明。
(4) 加其他蔬菜炒炒炒。
(5) 炒到蔬菜變軟一點就可以了。盛起放一邊待用。
(6) 不沾鍋的好處就是不用洗 再下一點油,炒雞肉。別炒老了。
(7) 炒海鮮類。它們超快熟,炒幾下就要救上來了。
(8) 炒鴕鳥肉。這個更快熟,所以來不及拍照。鴕鳥肉不用全熟,剛變色就好了。
(9) 哇~~~飯煮好了,美美的金黃色呢~~~
(10) 蔬菜倒進去。
(11) 海鮮和肉類都倒進去,拌拌拌。青口不用拌,可以直接放在飯上面,蕃茄我不愛融融的,也放上面。
(12) 「野蠻媳婦」教到這兒就可以吃了,我再把拌勻的雜錦飯鋪在玻璃盤中,送入預熱好180度C的焗爐中焗10~15分鐘。
實驗證明焗過的飯少一些水氣,更乾身,更像炒飯;海鮮也因烤焗了一下,更有口感。
雖然大家還是挑一道我不太愛的米飯做本日首選我是有點失望,但你們吃得幸福,我真的是最幸福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