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小雨上一次「上學」,轉眼一整年。
也許大家還記得「小雨獨立記」一文?
我自己感覺好像剛剛寫好那一篇沒多久... 卻已經是去年的事了啊~
今年,小雨平生第一次 (比較正式地)「上學」,又是另一場生命中的大挑戰。
延伸閱讀:
小雨獨立記——[無穀麥] 早餐脆穀片 (格蘭諾拉) Low Carb Grain-free Granola
相對於同輩的孩子們兩歲未足就開始就學 (還有那些幾個月大就上遊戲班的孩子...),小雨是個「不上學的小孩」。
兩夫妻 (主要是我吧!) 向來對制度有些反叛,而我城的教育系統又愈改革愈差劣,
加上那幾年正在申請移居,想到移居後因制度不同,小孩子們六歲才需要正式上學,
就乾脆決定幼兒園、幼稚園都不去報名了。
不上學,我們就在家裡做教育。
延伸閱讀:「鬧學記」系列
上篇「不上學的小孩——[寶寶料理] 鮮果法式吐司 French Toast with Fresh Fruits」
中篇「學懂生活——成都煎蛋麵 Sichuan-styled noodles with fried egg」
下篇「全新的路徑——經典華道夫沙拉 Classic Waldorf Salad」
從0歲到2歲9個月,一切安好;優差厚職的我,也快樂地享受家教模式。
我滿以為,我們可以一直在家教育小雨,直到進入正式就學的年齡。
何況我們在海外生活並無任何資助,若要進入學校,就要以外國人身份,繳付天方夜譚的全額學費。
可是「移居」的洗煉,卻是一股無可抵抗、叫人難以站立安穩的洪流力量;
是首先連根拔起,進而安插在陌生水土中,然後只能掙扎著拼死拼活竭力重新生長的艱澀歷程。
所有外在的事情與內心的價值,只能抹去重來,從頭適應。
落腳沒多久,我就開始意識到,想讓小雨在家庭教育中成長到六歲,是不可能的事了。
荒山野地之中,我們的屋子孤立在山邊一隅,漫天漫日,連人影都不會見到一個......
每天24小時,小雨只會見到兩個忙著處理做不完的家事、煮不完的三餐的兩個父母,再沒有第三人。
如此封閉地長大到六歲,肯定要變成無法與人相處的「泰山」小野人吧?
然而礙於龐大的學費支出,心裡雖然知道小雨總不能夠終日在家耗時間,卻也沒有實際行動。
直至丈夫忽然找到工作,天長日久只有我與小雨困於荒郊,
於是,求學這件事,不能再壓在地毯之下,不聞不問了。
延伸閱讀:
全職母親——榛果巧克力馬克杯蛋糕 Low Carb Hazelnut Chocolate Mug Cake
回想起來,我的反應也真的很迅速 (焦慮的人總是行動很快很多吧?)。
丈夫上班的第一天,我就牽著小雨的手,徒步在烈日底下走路40分鐘到某所鄉鎮托兒所 (車子給丈夫開了)。
令人失望的是,這偏僻到彷似沒人住的鄉郊裡,托兒所的收生卻滿額了 (因為只有一所托兒所吧~)。
沒有想到,在這裡也要講「輪候名冊」、要計算生日月份來排列先後次序、要計算分數來決定入學優次...
回程的路,我與小雨手牽手放慢腳步,走了45分鐘回家。心裡無邊失落。
也在暴曬之中知道,這所學校就算有名額,也難以每天如此走來走去一個半小時。
迷失了兩天,我在星期三再振作起來,上網努力尋找鄰城的學校。
忽然想起,坎培拉的確有「蒙特梳利」學校——我所喜歡的教育理念、小雨經驗過的學習方式。
既然普通的托兒所都要收我天價學費,那不如乾脆找私立學校好了!
我星期四打了電話查詢,再即日備好全部文件申請入學;
星期五,我得到了錄取通知。
剛剛歡呼一下,苦惱就接踵而至:
學費那樣高,準備好如何支付了嗎?
沒有車子,如何前去坎培拉上學?
向來是「無針小孩」的小雨,現在避無可避只能把全部預防針打進身體了嗎?
「蒙特梳利」學校有兩種上課模式:「全時間上學」是每週五天,「半時間上學」是每週兩天。
學校錄取了小雨「全時間上學」。
雖然也很想讓小雨的上學經驗完整一點,但那樣經濟上真的划不來;
然而拒絕這個學位的話,又極其擔心再沒有學校可去,心裡兩難到近乎被壓力壓瘋掉。
內心拉鋸了一整個週末 (該個週末丈夫還表示了要轉工作或辭工...),
我在星期一的下午,壯著膽婉拒了「全時間上學」的學位,轉而申請「半時間上學」。
星期二,我緊張了老半天,不停地查看電子郵箱,終於在黃昏等到了「半時間上學」的錄取通知。
同一天,我們買下另一輛二手車。
也是同一天,我被召前去另一鄉鎮出席工作面試,忽然間再一次面臨夫妻角色可能要逆轉。
那一週半,心臟好像坐上了過山車。
尋學過程的流水帳到此為止;進入上學生涯的過程,卻是個重大的難關。
大家也許記得我是如何地重視「自然分離」,如何竭盡全力栽培小雨0~3歲期間的安全感建立;
曾經如何力排眾議,在微微的自我懷疑之中持守著內心的直覺和我所相信的價值,
一直長時間地陪伴小雨學習,直到某一天他自然而然地離開了我的陪伴,自行進入課室。
那無眼淚、無痛苦、無掙扎、無恐懼的分離,就像一個印證,回報我的堅持。
延伸閱讀:
小雨獨立記——[無穀麥] 早餐脆穀片 (格蘭諾拉) Low Carb Grain-free Granola
我卻無法把我所重視的再重做一次。
從前的蒙特梳利學習中心鼓勵家長留在課室中做觀察甚至一同參與;
這一所蒙特梳利學校不許家長進入課室範圍,也沒有觀課安排。
從前的中心有空間給我用很長時間實踐逐步的自然分離;
這一所學校的政策是「快速分別」:堅定地說再見,然後即刻離開。
前天與昨天,小雨與我們在課室門外拉扯、哭叫、打鬧、掙扎的瘋狂畫面,實在太慘不忍睹。
我不是那種捨不得孩子的母親,所以我沒有因為分離而傷心,也不會因此很思念。
然而我是個帶著自己的舊傷,而深怕造成孩子創傷的母親。
我的內心,對於把痛哭的小孩逼入課室,充滿困惑、充滿懷疑。
是因為小雨已經三歲半,我覺得不再是維護安全感的年紀,而是學習規律和責任的時候嗎?
是因為移居以來,我的身心靈魂已經疲憊不堪,沒法再另闢蹊徑,充滿創意地走另一種路線嗎?
還是因為,成為了次文化中的少數族裔,自信心與價值感都被磨損了,不敢再堅持己見?
想到這裡,疑惑很深。
小雨已經言明下週不會再去學校。
他不是請求我們不要帶他去,他是通知我們他決定了不再前去。
我再三表達理解他的孤單和恐懼。
也再三表達學校還是要去,但這些孤單和恐懼的感覺會慢慢過去。
對於一個幾歲的孩子而言,「雖然我與你分離,但我仍然愛你」,到底怎樣領會呢?
曾經被父母離棄的我,並沒有把這件事學好。
但願小雨最終學會。
關於這場「鬧學記」,暫時寫到這裡。
下週的小雨,仍會上學嗎?
要繼續瘋狂撕扯、拼命掙扎,最後還是被強行丟入課室嗎?
這樣的瘋狂,要維持多久呢? 會順利度過嗎?
還有什麼好方法嗎?
真是不知道。
見步,行步;行步,再見步吧。
又來說說「為小孩做上學的點心」這回事。
「給小孩親手做些好吃的東西,給他帶回學校吃」是每一個喜愛下廚的媽媽樂此不疲的事吧?
雖然我不是個本來就熱愛做母親一角的人,但因為飲食上無糖無粉的選擇,
為小雨製作一些自家點心,也是一直都有心理預備,某天等小雨上學時就要做的事。
本地的友人知道我一定會做烘焙,還貼心的預先告訴我,全國學校都嚴禁攜帶含蛋、含堅果的食物到學校。
結果,這家學校除了「快速分別」政策,還有「嚴禁攜帶外食」的政策...
真是非常非常意外~!
不過想想也確實合理而且安全:傻傻不知道自己的食物其實含蛋含堅果的,總是大有人在吧?
何況還有「交叉感染」的風險——切過雞蛋的刀子,抹一抹再去切麵包,可能是毫不經意的動作,
但這一片看來不含蛋的麵包,也會為嚴重過敏的個案帶來生命危險喲!
而且蛋和堅果,畢竟不是唯二的致敏源呢~!
這樣想來,可以讓學生帶自家食物的情況,好像也很不保險;有嚴重過敏孩子的家長,一定極其擔心吧...
丈夫問我:「不可以準備食物給小雨,會失望嗎?」
嗯... 也會有一點點可惜吧,不能用我的手工,作為愛的禮物陪在他身旁...
可是,同時也讓已經疲勞透了的我,真心的輕省了——
完完全全不用考慮額外製作食物,這省卻了多少時間、多少腦力、多少功夫啊!!
同時,更深一層的意義與挑戰是——從今以後,小雨的飲食,就會有糖有粉了。
「無糖」的飲食習慣,我有向學校提出。
老師反問我:「我們烤的麵包,就一小匙的砂糖,烤一整大條吐司,那樣可以嗎?」
我答了可以。
相比小雨每日吃下的水果的總糖量,那一咪咪的糖份真是輕於鴻毛呀。
我不希望就差那一丁點的糖份,而令他在艱辛的分離適應之中,還要加上飲食限制。
但是,「一點點糖可以接受」的取態,其實就不再是「無糖」了。
至於「無粉」的選擇,我沒有向學校提起。
「無小麥」會有人明白;也許「無玉米」也會有人明白;
但是「無精緻澱粉」的概念,就很難得到真正的明白 (而且實際上應該幾乎沒法被執行)——
「小麥可以吃;但只吃全麥製品,不吃白麵粉」(但近乎所有標明「全麥」的麵包,都以白麵粉做主材料)、
「一整條的玉米可以吃;但不吃玉米澱粉」、「米飯和糯米飯都可以吃,但不吃米粉或糯米粉」......
既然費力說明,結果還是不會被明白、沒法被執行,那還是省了標奇立異算了...
學校的上午茶點與下午茶點都是烘焙,而午餐都是義大利麵,
如果我堅持習慣,小雨會被禁吃很多很多東西。
對於沒有過敏也沒有生病的他來說,也不必要吧。
從此... 中門大開囉~!!
不過,至於為母的我,就落入了相同的疑惑之中——
是因為曾說捍衛小雨首三年的飲食,因此真心覺得可以放開不管了嗎?
是因為身心靈魂過於疲憊,不想另外預備上午茶點 + 下午茶點 + 午餐了嗎?
還是因為自覺矮了一截,不再能夠像從前那樣確信自己的路線,改為跟隨了他人的文化了?
想到這裡,再一次默默。
也許要等到將來回頭,才領會箇中的學習吧。
把「鯛魚燒」做成「無醣 / 生酮」版本,說真的,一開始真是不存厚望——
完全不同的麵糊材料,卻倒入專為一般麵粉烘烤而設的鬆餅機,最後到底會變成什麼啊?
沒想到——第一次試作就成功了~!!!
「鯛魚燒」是我自少年時就非常心愛的點心 (上圖是11年前的我,在街頭吃著「鯛魚燒」)。
自然地又成了小雨熱愛的點心。
現在,我們也可以在無糖、無麵粉的生活方式裡,享用到「鯛魚燒」了喲!!!
(有一陣子,小雨玩家家酒的時候,總是會製作「鯛魚燒」送給我吃的呢~^^)
雖然,當你走遠,媽媽的手漸漸沒法再伸長更多,去為你阻擋外在的事物或傷害,
可是,在我能夠做的範圍裡,還是會信守理念,做得夠好。
分離的傷心、語言不通的恐懼、長時間不見父母的孤單、被其他人欺負的委屈——
這一切,任我再想為你隔絕,卻是每一個人生命中無法避免的傷口。
所謂「放手」,就是如此吧——接納你的得與失,不再是我可以決定的。
我但願能為你做的,是把「不快樂的經驗」好好攤開、好好梳理,
讓它們只是「不快樂的事情」,不讓它們成為一道心靈上的傷疤。
[無醣.生酮] 日式鯛魚燒 (たい焼き) Taiyaki *做法一:扎實口感,形狀保持得比較漂亮*
食譜來源:小黑貓改篇自「[無醣.生酮] 花生醬馬克杯蛋糕」~
*切勿直接轉載圖文及食譜~ 如需分享請註明出處~!
材料:(2份)
麵糊部份——
花生醬......50克
雞蛋......1顆
赤藻糖醇......10克 (按口味隨意增減)
泡打粉......1/3茶匙
內餡部份——
低醣質.芸豆豆沙......40克
或
生酮.偽烏豆沙......40克
* 內餡的部份可以用任何喜歡的餡料~!
給大家參考:「無醣.奶黃餡」、「無醣.卡士達餡」... 簡單一點的話用黑芝麻醬也很可以~!
做法:
按「低醣質.芸豆豆沙」一篇,預先製作豆沙內餡 (圖一)。取40克,平分成兩份,揉成橢圓形 (圖二)。
雞蛋打散 (圖一)。花生醬攪拌回軟 (圖二),加入赤藻糖醇、泡打粉 (圖三),攪拌均勻。
倒入蛋液,攪拌均勻成稠麵糊 (圖四)。預熱鬆餅機,直至「完成指示燈」亮起 (圖五)。
打開鬆餅機,在烤盤上噴油/抹油,放入適量麵糊 (圖六),加入內餡 (圖七),再鋪上一些麵糊 (圖八)。
蓋好鬆餅機,繼續加熱,至「完成指示燈」再次亮起,打開鬆餅機 (圖九),以筷子或竹籤輕輕取出成品。
如果喜歡,可以把魚形以外多出的脆邊掰下來,修整形狀 (圖十)。
小黑貓嘮嘮叨叨:
不同品牌 / 新鮮程度 / 存放方式的花生醬,油脂量會有差異;
攪拌好的麵糊,應呈稠稠的狀態而仍可流暢滴落的,那就對了~ (太稠可以用一點點牛奶拌開)
天氣寒冷 / 冷藏日久的花生醬,質感會比較硬,可以微波10~20秒回軟,或以湯匙攪拌至柔軟。
倒入蛋液之後,要確切攪拌至完全均勻。
大部份的鬆餅機都設有一盞表示「完成」的指示燈 (多數是綠燈)。
如果沒有的話,預熱至水珠滴下會滋滋作響、四處滾動的程度。
烘烤的時候,則以目測蒸汽急促冒出之後再加熱約一分鐘,輕輕打開檢查烤色。
就算鬆餅機設有指示燈,在燈亮之後,建議先輕輕打開一點,檢查烤色;上色不夠的話可以續烤一陣。
如果接續製作更多的鯛魚燒,並不需要再次預熱,亦不需要再次在烤盤上抹油,直接製作即可~
麵糊的多寡,因應模型的大小、厚度、形狀而異;可以在首次製作後按需要增減材料份量。
近年好像很流行「脆邊」多多的鯛魚燒哦~~~
所以... 可以故意多倒一些麵糊,壓出更多的脆邊而不是把脆邊掰下來,修整形狀吧~^^
=========================================================================
沒有麵粉的烘焙,會因為缺乏麵筋的支撐力,而常常在冷卻後收縮;
上面介紹的做法 (做法一),成品口感扎實,放涼後也完全不變形,在保持小魚形狀的一環上完勝!!
這雖然讓喜歡鯛魚燒可愛樣子的朋友很開心,卻也讓重視口感的朋友覺得吃起來沒有那麼開心~
因此,這裡提供第二種做法,是柔柔軟軟、綿綿密密的蛋糕口感喲!! (不過會扁塌塌一點啦)
[無醣.生酮] 日式鯛魚燒 (たい焼き) Taiyaki *做法二:柔軟口感,比較容易消風皺起*
食譜來源:小黑貓改篇自「[無醣.生酮] 花生醬馬克杯蛋糕」~
*切勿直接轉載圖文及食譜~ 如需分享請註明出處~!
材料:(6份)
麵糊部份——
杏仁粉......30克
椰子粉......8克
赤藻糖醇......18克
泡打粉......1茶匙
雞蛋......3顆
原味優格......75克
內餡部份——
低醣質.芸豆豆沙......40克
或
生酮.偽烏豆沙......40克
* 內餡的部份可以用任何喜歡的餡料~!
給大家參考:「無醣.奶黃餡」、「無醣.卡士達餡」... 用整塊的起司、火腿、香腸、培根也可以~!)
做法:
按「低醣質.芸豆豆沙」一篇,預先製作豆沙內餡 (圖一)。取40克,平分成兩份,揉成橢圓形 (圖二)。
杏仁粉、椰子粉、赤藻糖醇、泡打粉放入盤中 (圖一),混合均勻 (圖二)。
雞蛋、原味優格放入另一盤中 (圖三),攪拌混合均勻 (圖四),倒入乾粉類 (圖五),拌勻成麵糊 (圖六)。
預熱鬆餅機,直至「OK」的指示燈亮起。打開鬆餅機,在烤盤上噴油/抹油。
放入適量麵糊,加入內餡,再鋪上一些麵糊。蓋好鬆餅機,繼續加熱,至「OK」指示燈再次亮起 (圖七)。
打開鬆餅機 (圖八),以筷子或竹籤輕輕取出成品。如有需要可以把多出的脆邊掰下來,修整形狀。
小黑貓嘮嘮叨叨:
不同品牌 / 新鮮程度 / 存放方式的優格,含水量會有不少的差異;可以按實作經驗加減優格份量。
無論鬆餅機有沒有指示燈,在燈亮之後/冒完蒸汽之後,都建議把鬆餅機先打開一點點,檢查烤色;
如果感覺上色不夠深,可以蓋起來續烤一陣子。
製作完首批鯛魚燒之後,並不需要再次預熱鬆餅機,或再次在烤盤上抹油,直接倒入下一批麵糊即可~
麵糊的多寡,因應模型的大小、厚度、形狀而異;可以在首次製作後按需要增減材料份量。
這款做法的鯛魚燒 (做法二),比較容易在冷卻之後收縮 (變小隻了啊~!);
然而若是不太介意外貌,這一款的味道與口感又香又軟,非常非常好吃喲!!!!
- Nov 11 Wed 2020 07:58
鬧學記——[無醣.生酮] 日式鯛魚燒 (たい焼き) Taiyaki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