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281.JPG 

下星期就是端午節了~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心愛傳統節日、心愛屈原與端午、心愛節日食品——而且不吃糯米的哩?

小黑貓已經為大家準備好「沒有糯米的粽子」了!!!
這是一次完完全全的原創,所以非常快樂非常滿足——而且像真度令我喜出望外~!!!

這顆粽子不但非常美味,而且蔬菜多多、纖維滿滿,非常健康喲!!!
早在實踐無醣飲食以前,我就不是太能吃糯米製品 (晚上吃的話夜裡總是消化不來),
所以,這個食譜不但適合生酮、無醣,還可以分享給家中不太耐受糯米的家人喲~!!!

DSC_0291.JPG

話說,在我成功製作了「無米之炊.筒仔米糕」之後,我就知道——
端午節粽子是我的囊中物、盤中餐了 !!

以打碎的花椰菜替化米飯,加入洋車前子粉做出跟糯米一模一樣的黏性——跟本是糯米飯無疑啊~!!!

延伸閱讀:
生酮.無醣.筒仔米糕 Low Carb Taiwanese "Rice" Cake   <---點擊進入~
DSC_0267.JPG 

最大的懸念,來自於拆開粽葉的一刻——
到底花椰菜飯經過長時間蒸熟之後,會聚成一團嗎? 會不會一打開就散落一地,掉光光?

完美!!! 完美呀!!!! 
大家看到了嗎??? 完全不黏附粽葉、完全聚合成糰、連視覺效果都給我十足的像真......
我真是感動到融化掉...... 

DSC_0276.JPG

認真的實驗,要為大家過很多個測試!!

打開粽葉的一關過了,能順利切開不散掉、能用筷子輕易夾起來,都很重要——
噹噹~!! 成功啊~

請大家視吃一大口~~~~~
是糯米飯無誤啊啊啊啊啊啊......

DSC_0293.JPG 

其實,我同時間還做了一個「麵團版本」的生酮粽子:
用各種具有黏稠特性的粉類,加水製作成麵團,再包餡蒸煮——

LC 廣東鹹肉粽 (麵團)1.jpg  

這不是我的原創,是參考手邊另一本書的食譜;
我打算同時為大家試作兩款,看看哪個比較像真和美味,再推薦給大家。

結果是,「麵團版」的成品很漂亮不錯,可是吃下去大大訝異...... 根本不是粽子......
是一份非常扎實、非常黏稠的「糕」...... 比糯米飯更撐胃,吃兩口就很撐,沒法享受吃粽子的樂趣~
太飽也算了,就少吃些;不過吃「糕」的感覺不太妙,這裡就不推薦給大家了~

LC 廣東鹹肉粽 (麵團).jpg 

接著我們來看看粽子的餡料——

小小說明一下,我的外祖父母是廣東人,雖然我向來對廣東飲食沒有太深的情意結,
但製作起傳統點心的時候,記憶與偏好仍會提醒我這半份身分認同^^。
所以,我還是心繫「廣東鹹肉粽」,這裡以鹹肉粽的材料與調味做基礎,再加入我愛吃的食材。

*大家可以按照自己家鄉的傳統做法,更改配料與調味~!

DSC_0288.JPG  

1. 鹹肉
這真是最切合生酮/無醣的部份了~^^
這塊小小肥肉不可少看,蒸煮的時候,豐美的油份會令整個粽子香氣百倍喲!!!


2. 鹹蛋黃
這是絕對不可或缺的 (對我來說啦),基本上吃粽子的過程就是尋寶——
為了中間藏起來的蛋黃啊~!! 豐腴的鴨蛋油脂也是很配合生酮的養份~

3. 瑤柱、栗子、乾香菇
這三樣不屬於鹹肉粽的必然餡料,純粹是我愛吃所以加進去~^^!
瑤柱非常低醣質;栗子與乾香菇則含有較高的澱粉與多醣質,大家可以自行考慮。

4. 綠豆仁
這真是超超超超超超重要的一項...... (
加入綠豆仁的做法,也許是廣東粽獨有的特徵?)
對我來說,沒有了綿密、鬆軟、鹹香綠豆仁,會令我覺得吃粽子很沒意思~
豆子類的澱粉質偏高,以去皮綠豆仁來說,每100克含有47克淨醣;
(這個食譜使用100克綠豆仁,做4顆粽子,每顆分到約12克淨醣,若一次吃半個粽,大約6克)
所以,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飲食需要,自由省略掉。
(不過就我個人而言,粽子失去它也就不是粽子了,所以我決定加入~^^)

DSC_0273.JPG 

好了,落落長的開場白終於說完了,大家急不及待要閱讀食譜了吧? (想聽我絮絮不休的應該只有我自己)
其實我也在等自己快快講完,因為我很急不及待想寫食譜了啦!!!


生酮.端午粽子 (廣東鹹肉粽) Low Carb Cantonese "Rice" Dumplings
食譜來源:小黑貓創作~
*切勿直接轉載圖文及食譜~ 如需分享請註明出處~!

材料:(4個粽子)
包粽部份——
粽葉......12片
鹹水草......8根
油......1湯匙 (煮粽葉用)
「糯米」部份——
白花椰菜......1球
油......1茶匙
鹽......1/2茶匙
赤藻糖醇......1/2茶匙
洋車前子粉......1茶匙
內餡部份——
五花肉 (豬腩肉)......75克
香菇 (乾冬菇)......2朵 (如果是小香菇可以用4朵)
鹹蛋黃......4顆
瑤柱......4顆
栗子......4顆
去皮綠豆仁 (開邊綠豆)......100克
醃肉料——
五香粉......1/2茶匙
鹽......1/3茶匙
醬油......1/5茶匙
赤藻糖醇......1/8茶匙
胡椒粉......1/8茶匙
米酒......1茶匙
冬菇調味料——
油......1/4茶匙
......1/8茶匙
赤藻糖醇......1/8茶匙
綠豆仁調味料——
鹽......1/2茶匙
赤藻糖醇......1/3茶匙
油......1/3茶匙
瑤柱佐料——
米酒......2湯匙

材料清單看來很長很長,但不要被嚇怕~~ 
因為大部份都是相同的調味料,只是份量不同,我分開來寫,清楚一點而已。

DSC_0120.JPG 

一個粽子約用上3片粽葉、1~2根鹹水草。所以這裡是 12片粽葉 + 8根鹹水草。
    然而,粽葉和鹹水草寧可多買,因為折斷的、不好的、破裂的等等都需要棄掉不用;
    而且萬一餡放多了,也可以多加一片葉子包起來,或是手不巧,也可以多拿一些葉子務求把所有材料包裹住。
鹹水草是廣東粽的傳統「繩子」,廣東以外的地方粽(江南粽、台灣粽)多用綿繩,大家可以隨意。



做法: 

五花肉洗淨,切去豬皮,切成4小塊 (圖一)。
加入醃肉料(五香粉、鹽、醬油、赤藻糖醇、胡椒粉、米酒) (圖二),拌勻 (圖三),醃一夜。
栗子去殼去衣,洗淨,蒸或煮至熟 (圖四)。
瑤柱浸泡一夜,瀝去水份 (圖五),加入瑤柱佐料(米酒) (圖六),蒸30分鐘 (圖七)。
鹹蛋取蛋黃,淋上少許米酒 (圖八)。
香菇洗淨,浸泡一夜 (圖九),擠乾水份,對半切開,泡菇水留用 (圖十)。
鍋中放點油,油熱後加入香菇,炒至香味飄出 (圖十一)。
加入冬菇調味料(鹽、赤藻糖醇),炒勻,加入一點泡菇水,拌炒至熟 (圖十二)。
廣東鹹肉粽.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時間許可的話,五花肉最好醃上2~3天,那樣才有「鹹肉」的風味~
廣東地區傳統的香菇準備方法,是把它當肉醃~^^
    所以,可以提早一天浸泡好香菇,加入冬菇調味料部份的鹽與赤藻糖醇拌勻醃一夜。
拌炒香菇時,如果覺得太乾,可以加入一點點泡菇水,燜煮至熟。
鹹蛋黃淋上少許米酒能洗去黏附的蛋白,煮熟後的蛋黃才不會有一層白色的蛋白包住。
浸泡香菇的水、浸泡瑤柱的水、蒸煮完瑤柱的米酒,都非常非常香~! 請留作高湯或炒菜用~



粽葉與鹹水草用水浸一夜。煮沸一大鍋水,加入油,放入粽葉和鹹水草 (圖一)。
再沸,熄火,加蓋燜30分鐘。取出粽葉,以小刷子兩面洗擦乾淨。
綠豆仁沖洗乾淨,以清水浸泡一夜 (圖二),撈起瀝乾水份 (圖三),
加入綠豆調味料(鹽、赤藻糖醇、油),拌勻 (圖四)。
白花椰菜洗淨,以食物調理機打成碎粒 (圖五)。炒鍋放入油,加入花椰菜碎翻炒 (圖六)。
中火拌炒至花椰菜變軟後,加入
鹽、赤藻糖醇 (圖七),拌炒均勻。
轉最小火,逐少(每次1/4茶匙)加入洋車前子粉 (圖八),每次拌炒至完全均勻,熄火
花椰菜會逐漸變得黏稠,當質感有如糯米飯時,可以取出盛起 (圖九)。
廣東鹹肉粽 Cantonese Rice Dumplings.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粽葉買回來時是完全乾燥的,直接使用會斷裂。用水浸泡一夜可以讓粽葉回復柔軟。
煮沸的步驟則是為了消毒,另一方面也讓粽葉與鹹水草變得柔軟,容易包裹。
沸水中加入一些油,如同幫粽葉抹油 (試想若果逐片粽葉抹油的話要搞多久...),包好的粽子不會黏葉~
綠豆仁其實頗易煮熟,所以不浸也可以~ 但是,浸過夜的綠豆仁,做出來的粽子真是超綿密鬆軟~~~
綠豆與花椰菜的調味料雖少,但調過味與沒有調味的粽子吃起來真是差超遠,請大家千萬不要忽略。
花椰菜我以食物調理機的「切絲 - 粗」來處理,「米飯」顆粒大顆一點我覺得比較有口感。
不同品牌的洋車前子粉差異頗大 (主要是顆粒大小影響吸水率)
     我用的是微細粉末狀 (完全無顆粒的),若是較粗的碎屑狀洋車前子,可能用量會有點不同 (多一點點)。
     逐少加入,除了可以慢慢試驗,調整用量,也可以避免洋車前子粉結成一團,拌不均勻



把2片粽葉並排疊在一起,約重疊一半。
在中間或下方1/3處,折起粽葉,捲成一個椎形 (雪糕筒形/尖底口袋) (圖一)。
先放入2湯匙花椰菜飯 (圖二),再加入2湯匙綠豆仁 (圖三),中央處用湯匙撥出凹洞,
放入鹹蛋黃、五花肉、香菇、瑤柱、栗子 (圖四)。
下方多加1片粽葉加闊收口 (圖五),然後蓋上2湯匙綠豆、2湯匙花椰菜飯 (圖六)。
把左右兩邊的粽葉折向中央 (圖七),上方多出的粽葉向下折 (圖八)。
全程用手捏緊粽子與粽葉,包好後用鹹水草綁緊 (圖九)。
把粽子放入蒸架,入蒸鍋以大火蒸1.5小時 (圖十)。
LC 廣東鹹肉粽 (椰菜花).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紥作粽子請用點力氣,緊實的粽子打開來才不會散開。
我其實不會包粽,所以粽子外型顆顆不同,不過我的拙劣教材同時顯示,
    只要拿繩子五花大綁亂扎一通,粽子還是非常成形,非常漂亮~~ 大家放心做~
扎得緊緊的粽子密度很高,所以要蒸很久,才能連內餡都熟透。
蒸的過程請確保下方的水不會浸到或濺到粽子,令「糯米飯」過濕。



在這裡,我要再一次感謝我的好朋友子欣 (圖中藍綠色衣服的新任太太),
總是不嫌我麻煩的,在我家廚房中給了我許多的陪伴、建議、協助。
有些事情,就是要兩雙手才能完成。
(上面步驟圖包紥粽子的過程由子欣攝影)

包粽子.jpg  



延伸閱讀:凡人版.傳統粽子
廣東鹹肉粽 Cantonese Rice Dumplings   <---點擊進入~

DSC_020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貓伊藍 的頭像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