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1636.JPG

第一次聽到《愛在瘟疫蔓延時》這個文本,是23歲那一年,我在統籌第七屆「香港文學節」的時候。
當時其中一個藝術團體的演出劇目這是這一齣;當時的我,覺得「瘟疫蔓延」這個題材,陌生而遙遠。

12年後的今天,想不到切身親歷其間。

自從1月底,城市中就彌漫著這度的緊張與暗暗的恐慌。
戴著口罩的臉孔開始愈來愈多的時候,我心裡很不情願,不想相信疫症又來,
我不想再一次面對被疾病遮蓋生活、威脅生命的日子。

上一次每日戴著口罩出門,是18歲那一年 SARS 病毒肆虐的春天。
我的整個高考生涯,從模擬考試到公開考試,都是在戴著口罩幾乎缺氧的情況下度過的。
我難以接受,每日配戴口罩才能出門、常常洗手仍難以心安的日子,又要再來一次。

一開始的時候,內心真的極力抗拒這個事實。
那種眼看著感染與死亡數字節節上升的無助無力,仍然深刻如昨;
但耐心算一算,從當時到現在,17年過去了。
17年才一次大瘟疫,也不算太倒楣吧? 我終於承認這個事實。

當然,等我後知後覺地覺醒時,已然太遲,所有藥房已經沒有口罩、沒有酒精、沒有任何消毒劑。
我靠著幾年前中東MERS疫情時沒有用完的一些成人口罩度日,小孩的口罩就靠朋友四方八面的布施。
疫病叫人焦慮,憤慨的卻是政府完全反智的措施。
在未知的病毒面前,本來就已經沒有什麼方法保護自己和家人;
當邊關中門大開,當直播片段映著大堆的內地人逃亡般蜂擁入關,當眼見香港淪陷,當被政府出賣已成事實,
令本來就漫漫無邊的日子,感覺更加絕望、更加恐怖、更加難捱。

DSC_1624.JPG

這次疫情來勢洶洶,醫療體系瀕臨崩塌,而社區完全沒有屏障,保護物資長期短缺;
一月底是長輩們最重視的農曆新年,但拜年聚餐都接二連三地取消,親戚家的嬰兒滿月宴也臨時宣佈不辦。
我們與朋友們的各樣聚會也紛紛暫停,我也決定把2月2日的「心靈麵包課」取消。

然而,捧著日誌本,看著2月1日那一格寫著的「生命成長小組」,我心裡絲毫沒有想要退避。
我心裡當然也是萬般的擔心。當然也有許多的懼怕。
然而我還是無法讓自己不去這個聚會。

在道理上,這是說不通的。
如果2月2日的十人麵包課我也決定取消,那為什麼2月1日人數更多的小組聚會我又照去不誤呢?
而且場地一樣、時段長度一樣、同樣也有一個午膳安排;要染病的話,應該是機會相若吧?
我還是捨不得不去。

大家都在討論去不去。
各人善意地主動申報自己有沒有跟內地親戚接觸過,一些有去過內地旅行或是有接觸過內地人的組員主動避席。
我也確實很緊張。
即使大家都嚴嚴地戴著口罩參與小組分享,始終午餐這一環節,大家還是得要脫下口罩來吃,
而且靠得很近,而且總會講話,而且筷子夾呀夾的都是同一盤... 聚餐不就是飛沫傳染的高危途徑嗎?

我在群組中提議,不如到時候大家都先行把要吃的菜餚夾好放在自己的盤子上,
之後就各自分散坐下來吃,不要重複夾菜,也不要圍得很近。
大家說好。我暫且放下這份擔心。

XLOM8750.JPG  

引頸以盼的「生命成長小組」聚會,終於終於等到了。

這是我從29歲到35歲一直在投入參與的「生命成長小組」。
這是六年來為我帶來最重要且深遠轉變的「生命成長小組」。
這是在我幾個重大的生命轉折與心結中,給予我深深支持的「生命成長小組」。
這是我離開香港之前,最後一次「生命成長小組」聚會。

這是我心之所待。
超越疫症的恐怖。

IMAG1197.jpg  

上午的環節完結之後,大家預備吃午餐。

我跟其中一位朋友再談了一陣,待我回頭時,桌面上擺放了許多的玻璃酒杯,斟好了明艷的義大利檸檬酒;
一盤盤的堅果、果乾,五彩繽紛非常漂亮;塔斯曼尼亞的櫻桃又大顆又深紅,藍莓顆顆飽滿碩大得很誇張。

老師招手叫我過去,強烈推薦我試試義大利傳統釀造的特色飲料,手中捧著大盤的水果,遞向我並說:
「吃吧~ 可能是最後一批塔斯曼尼亞櫻桃了! 一旦成為疫埠,其他國家封了我們關,就不再有了。」

大家已經脫掉口罩。在斟滿酒的玻璃杯前圍在一起,熱烈地繼續分享著... 那麼酒還喝不喝是好?
大盤的水果大家都在用手拿,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用酒精潔手,碰完嘴巴再伸過去... 那水果吃不吃好?
堅果與果乾放在原來的包裝袋中,大家也伸手進去翻,隨意的吃一顆又拿一顆... 那堅果果乾拿不拿?

我心中沒有猶豫多久,微笑著伸手拿了老師遞來的櫻桃,也取了一杯檸檬酒。
櫻桃的甜美,酒的風味,是久違的、真的久違了的鬆弛與愉悅。
我跟自己說:放棄防守吧。豁出去吧。

這誠然也是在道理上說不通的事。
怎會有放棄防疫的理由? 尤其是平日裡我們是那樣極其盡力地防疫。尤其整個上午大家嚴嚴地戴口罩。
這不是很不合邏輯嗎?
可是,那一刻,我真的、真的,很.需.要.休.息
我很需要放鬆。我的身體告訴我,我的靈魂告訴我。

因此我決定放下。不守了。

DSC_1632.JPG  

午餐開始了。
我曾經提議、大家曾經附和的「各取食物、分散進食」這回事,並沒有發生。

大家照著這六年的習慣,捧著自己的碗,圍住中間的大桌子,分享那豐富又可口的菜餚,而且繼續談天說地。
我呆了短短一下,決定加入。

那種放鬆,說不出有多麼多麼舒服。
在疫情中恐慌度日,原來已經那樣久,已經令人心與生活,那樣地扭曲。
我與好友V甚至一起「奮戰」到最後,為所有菜餚「包底」吃光光,還合力拆分了整條吃剩的蒸魚。

下午的環節,一些同伴已經沒有全時間戴口罩。其實飯都一起吃了,戴口罩也沒有什麼必要了吧。
離開的時刻,大家親密擁抱。
我的口罩,其實也已被眼淚濡濕,不再有效。

六年同行,終是告終;我的離開,帶著許多的愛與祝福。我哭了又哭。
大家都在哭。

恩師說:「今天大家前來,是冒著很高的風險的,」大家都默默點頭。
「然而,這也證明了,我們的愛,超越了友伴,是如同家人的愛。」恩師續說。我們重重的點頭。

當時還沒有完全明白那份深意。
及至離開之後,每每想起,都覺得不可思議。

是什麼力量,令我們連拜年都不去,卻與這些同伴親密分享食物?
是什麼力量,令我們連工作都取消,卻照樣出席小組?
是什麼力量,令我們平時勤力洗手又更換口罩,當天卻可以哭濕口罩而緊緊抱擁?

是一份超越的愛。
它可以超越生死,超越面對生死時的恐懼。

原來有些愛,比起生與死更大。

IMAG0357.jpg  

「手撕麵包」是一份要共享的美味、一份要一起動手吃的樂趣。
它又叫做「猴子麵包」,要大家都像猴子那樣,伸出手來抓著撕著吃~^^

塞入滿滿起司的手撕麵包,是美國的變化版,前陣子火紅得不得了。
願以這份豐富的、溢滿的、溫暖的、共享的烘焙,記念我難以捨下的小組。
記念這在瘟疫之中的愛、這超越生命的愛。

DSC_1638.JPG 

關於我的「生命成長小組」,這些年來,間斷地寫了好幾篇;
卻是每次下筆,都寫不詳、寫不盡,總是難以表達我心的萬一。

整個小組、整整六年、我的恩師、所有友伴;
超越想像的盛載與承托、起伏中成長的過程、生命慢慢轉變的彼此見證、眼淚中明白的生命功課......
一切的一切,太豐富,原來無法以一篇文字寫完。
寫很多篇也寫不完。

我的家居,是我在這場離開之中,最傷痛的割捨。
這個小組,是我的第二不捨。
同樣是至深的別離。

DSC_1625.JPG 

香蒜起司手撕麵包 Cheesy Garlic Pull-Apart Bread
食譜來源:
小黑貓自己做~
*切勿直接轉載圖文及食譜~ 如需分享請註明出處~!

材料:(6~8人份)
麵包*......1大顆 (約340克)
奶油......20克
蒜頭......6瓣
乾燥歐芹 Parsley......1~2茶匙    <---或是自己喜歡的香草
莫札里拉起司碎......120克

* 麵包可以選用自己喜歡的款式;自家製作可以參考「文章分類」中「西式烘焙」的「麵包」分類。
  我這裡用的是 [無醣] 法式棍子麵包、歐式圓麵包、吐司麵包 Low Carb Pre-mix Baguette & Loaf

DSC_1630.JPG 

做法:


以麵包刀在麵包球的表面切出格子 (圖一),切口要深但不切斷底部 (圖二)。
蒜頭去皮,剁成蒜泥 (圖三),加入奶油 (圖四),以微波加熱30秒融化 (圖五),拌入乾燥歐芹 (圖六)。
把香草蒜泥奶油塗滿麵包表面,並倒入切口之中 (圖七)。
以錫箔紙把整個麵包包裹起來 (圖八),放入以「風扇模式」預熱至180度C的烤箱中,烘烤10分鐘。
取出,打開錫箔紙,把莫札里拉起司碎塞滿在麵包的格子切口裡,再鋪滿表面 (圖九)。
調高爐溫至200度C,把麵包送回烤箱中 (不用包上錫箔紙),再烤20分鐘 (圖十)。
起司手撕麵包.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麵包的切口愈深,內藏的起司會愈多,手撕起來才有感覺喲~!!!
蒜泥與奶油一起加熱,可以釋放更多香味
香草蒜泥奶油和起司,都要盡量放入麵包的切口之中,否則麵包只會表面有味道,也不會有牽絲效果。
如果沒有「風扇模式」,可以一開始就以200度C預熱烤箱和烘烤。
用莫札里拉起司碎 (而不是新鮮的白色球狀莫札里拉起司) 才能有牽絲效果
最後階段的烘烤,時間要足夠,不然只有表面的起司融化掉,切口中的還沒融化,就沒有牽絲效果




這份牽繫,但願不論距離。
親愛的友伴與恩師,竟然生命中有你們,真的好幸福。

DSC_163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貓伊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