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668.JPG

移居之初,友人之間有心的、無意的,
都總以「怎樣? 適應了沒有?」作為跟我打開話匣子的第一句。
我難以訴說已經被問詢了多少遍、作答了多少遍。

面對不相熟的人,就客氣並含糊說「還可以」當是寒暄;
面對熟稔的友人,就毫不客氣:「當然沒有啊!! 哪會這麼快?」
如果是超級親近的老友呢? 應該聽過我的感嘆:「這一生也不會啊。」

========================================================

也跟我對「適應」的定義訂得很高有關吧。
我既不是開玩笑也不是耍晦氣,我是真心真意的相信:
「適應」,並不屬於我們這第一代移民。
適應,需要一整代來完成,不是我這下半生的時光中可以獨立完成的事哦~

除了因為年紀 (我們在人生的下半場才來作客,要說「完全的適應」是太晚了啦)、
除了因為過往經驗累積已久、原生文化植根已深、觀念與口音與愛好也改換不了,
更因為——我們背負「離鄉別井」的分離經驗。

這份遠離家國的傷感、這份鄉愁、這份對原生地的惦記,以至一籮筐延伸而來的情意結,
是一輩子都鮮明活潑地存在心中的。

初來之時跟一位已經移民30多年、感覺完全「上了岸」的叔叔聊天,
說起「因為我們才來不久,所以仍很掛念香港的一切事物」,
叔叔遠目而說:「無論移居了多少年,也一樣會牽掛的。一生也會。」
輕淡又極其深刻。
因著眷戀,而有持守,仍會把生命與心靈的一個部份,保留給不變的過往。

========================================================

雖然覺得這一輩子不會有完全適應、完整融入的一天,
但是我可以習慣。

就好像坎培拉的寒冷。
另一對移居近30年的夫婦跟我們分享說:
這30年來,每個冬天仍會冷得一心想走,要移居到另一個比較溫暖的城市。

「低溫」的環境,不會被完全地適應,以至沒有感覺;但它會被習慣——
來到第五個冬天,我已經不再呱呱叫地喊冷,就算開暖氣,20度C就覺得很夠熱了。

========================================================

又好像坎培拉的「什麼也沒有」的生活狀態。
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一概沒有;
抹茶粉、米穀粉、豆渣粉、法國可可粉,也同樣沒有;
好的中醫、藥材、中成藥、海味、乾貨,沒有 (或偶有又貴又劣質的);
日韓台的進口家電與食品,沒有;連鎖咖啡店,沒有;
連唯一的「無印良品」(而且還不備食品部) 也退出了坎培拉的市場。

這個被取笑說是「百無」的城市,卻又漸漸成為我們的家。
那一大堆「沒有」,由最初令我求之不得、失落無助,
到現在,成了一份讓我珍惜的珍貴感——
某天夜裡我竟然發現自己在想:住在坎培拉很多物資也沒有也真不錯~
那一天,我把從日本旅行帶回來的九州產白米粉做成了一條小小的純米吐司。
它是這樣的可一不可再 (不會再有九州產米粉了啊),極其珍貴,
因而每次只吃一片,而每片,都會仔細賞味,好好珍惜。
如果我有無限量供應的九州產米粉,這條白吐司,就會很普通,只是我無數廚房遊戲中的一員。

我說,這是「習慣」。
也許對其他人來說,這已是「適應」。

========================================================

「適應」與「習慣」,在最初的日子,跟「想念」互相排斥。
現在,慢慢讓它們共存。
逐少逐少的習慣,一點一點的建築起將來某一天的適應,
同時保留著心中的、生活中的位置,給原生文化的好東西。

「西米焗布甸」是小時候跟媽媽陪外公去飲茶的一個期待。
後來讀大學時,山腳下的快餐店有一陣子以復古的「西米焗布甸」做附餐甜點,
那一輪為了吃到這份甜點,常常與當時的男朋友去這間快餐店報到。
打後這款甜點幾乎消失不見,已經沒有多少酒樓還繼續做了。

逛亞洲超市時看見西米,幾經考慮放入購物籃。
想念的食物,就動手做出來吧。
自給自足,珍惜難能可貴的遇上,不要遺憾~

IMG_0667.JPG

西米焗布甸 (西米布丁) Baked Sago Pudding

食譜來源:
小黑貓依據過往吃吃吃的經驗創作
*切勿直接轉載圖文及食譜~ 如需分享請註明出處~!

材料:(6小份 / 3杯份)
乾燥西米*......50克   
粟粉 (Corn Starch)......15克
牛奶......200克 + 50克
雞蛋*......1顆
淡奶 (Evaporated Milk)......50克 (我在這邊買不到淡奶,以等量濃椰漿取代)
無鹽奶油......20克
砂糖......35克 (甜度可以自行調整)
豆沙/芋泥/蓮蓉......適量 (如果不在意夾餡可以省略~ 我心目中的西米布甸一定得要有餡喲!!^^)

* 由於這個食譜不使用「吉士粉」,蛋味會稍為不夠濃郁,顏色也不夠鮮艷;
  (不過吉士粉中的「蛋香」、「鮮黃色」是人工合成的香料和人工色素哦~)
  先筆記下來:下次製作我會使用3顆蛋黃取代1顆雞蛋,增強色澤的鮮明度、口感的濃郁度,和真正蛋香。
* 西米是 Sago,又譯「西谷米」,也有被誤譯為「西米露」(西米露是由西米煮成的香港/廣府地道甜點)。
  現在的西米有許多顏色許多大小,請買標準的 (最小粒白色的)。



做法:

乾燥西米倒入沸水中,煮10分鐘,熄火後不要開蓋,以餘溫燜10分鐘,撈起沖冷水,備用。
小鍋中倒入200克牛奶、淡奶、無鹽奶油、砂糖,加熱至奶油及砂糖融化。
粟粉以50克牛奶調開,打入雞蛋,攪拌均勻。將熱牛奶慢慢地倒入蛋液中,邊倒邊攪拌。
混合好的蛋奶液回鍋,開小火邊煮邊攪拌,直至混合物變得濃稠。加入熟西米,拌勻。
烤皿內部薄薄抹上一層軟化奶油防黏,放入一小份豆沙/芋泥/蓮蓉,倒入西米布丁糊。
拿著烤皿輕敲桌面,讓表面平整,放在深烤盤上。深烤盤中注入熱水至烤皿1/3高度。
送入以風扇模式預熱至200度C的烤箱中,烤約20分鐘。取出,散熱後趁暖享用。

IMG_0669.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西米不要沖洗,會散碎爛掉。
西米要入沸水煮,不能從冷水開始煮。
水煮的過程中不時攪拌一下,避免西米黏鍋底或互相黏住。
要煮出有口感的西米,秘訣是半煮半燜~!! 直接煮到熟會很軟爛。
     煮完10分鐘還有明顯白色「米芯」是正常的,再燜10分鐘應為全透明。
     如果時間到後仍有「白芯」,請再煮沸一下,然後以餘燜繼續燜,直到完全透明。
撈起西米後沖冷水可以避免西米互相黏住,並終止加熱過程,預防西米變軟爛。
煮牛奶大約到70度C即可,不用煮沸。慢慢地倒入蛋液中並一邊攪拌,就不會煮熟雞蛋。
由於加入了粟粉,蛋奶液回鍋後很快就會變得濃稠。請小心顧火及一直擦底攪拌避免焦鍋。
深烤盤中注入熱水,是蒸烤法 (「水浴法」),這樣烤出來的成品更軟嫩,邊邊也不會乾硬。
烤的時間只供參考,要視烤皿的質材、厚薄、熱水的多少、溫度、布丁糊的厚度等調整。
若布丁熟透但表面未上色,可以移至烤箱最上層,以高火烤上焦色。
西米焗布甸是熱吃的甜點。若不是即日吃的,可以放涼後冷藏,享用前再蒸熱。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貓伊藍 的頭像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