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E8373.JPG

我向來不覺得自己算是「西洋胃」,不過反正身邊的人都當我是「西洋胃」就是了。

移居之後,自然是更常吃到西洋東西,對東方的味道,思念愈深;
在這樣的情景中,每當聽到別人說我是「西洋胃」就比以前更加有感,總是大叫「我不是啊~」

不過,若果跟丈夫一比,又真是無可推諉、無可否認、直接輸掉——他才是真正的「華人胃」耶。

===================================================

仔細回想,其實我的所謂「西洋胃」,只是「童年飲食經驗 x 成年煮食經驗」的結果:
小時候沒有吃過傳統的家常中式菜——相比丈夫吃豉汁排骨、蒸水蛋、肉餅長大,我是吃炒蛋和香腸長大的;
獨立後,因為不會煮食,只可以做極簡的料理,例如煮熟義大利麵,然後開一罐義大利麵醬,切些火腿,拌勻吃。
所以,我並不是「偏好」西洋料理,我只是沒有足夠的經驗去理解家常菜、去建立出任何情意結。

住在大學宿舍那些年,因為嫌洗菜麻煩就不吃葉菜 (只吃荷蘭豆和蘑菇)、因為不會處理生肉就吃加工肉 (肉丸!);
結婚早年,因為相同的理由,大多是罐頭鮪魚+義大利麵做午餐、煮一鍋冷凍餃子+兩把麵條做晚餐。
當時吃這些,感覺非常自然,也非常舒適;
現在回想,可憐的另一半——他的父親、母親,以至後父,都是熱衷煮食的高手——他的日子一定過得很慘。

IMG_E8372.JPG

雖然不太肯承認「西洋胃」,但的確基於成長經驗,
會覺得吃麵包、鬆餅、蛋糕做早餐比較快樂;以酪梨、雞蛋、起司做午餐比較輕省;
雖然不會刻意走西洋路線,晚餐還是最喜歡開一次烤箱,一爐烤熟番薯、雞腿、蔬菜最方便快捷,
這樣一來,出爐後自然是拿三個大盤子分裝上桌 (而且感覺很省碗盤... 大學時代的免麻煩本質其實一直存在吧...)。

嗯... 這樣說完... 是不是就是標準的西洋胃了呢?...

我還是想反駁說——我其實非常醉心中華各大菜系,不少經典的地方名菜都有做過喲~
我尤其鍾情江南料理,這個格子還留有不少篇幅給「江南之味」的呢~
人在異鄉,也積極地找尋著好吃的小籠包、酸辣湯、點心、餃子與麵條...
甚至連從前陌生的炒貴刁、喇沙、炆米、牛腩、芙蓉蛋,現在都會懷著無限尊敬與喜悅地品嚐。

不過這樣當然還是不足與丈夫匹敵。
每當丈夫拿出豆豉、蝦醬、XO醬、腐乳等等,我還是一臉不感興趣;
每當丈夫堅持肉類一定要先醃過,我還是會說一樣啦,下鍋再灑鹽再調味都行啦;
每當丈夫洗米煮飯,我就說等等~ 不用哦~ 冰箱還有烤好的番薯耶!
每當丈夫夜晚說餓要找吃的,我如數家珍說冰箱有蛋糕、櫃裡有巧克力,我丈夫其實打算煮個方便麵...
某次預算去兒子學校分享我們的原生文化,計劃介紹「香港人的早午晚三餐」,我跟丈夫意見相左到吵架。

呃,所以以「道地」來說,丈夫一定完勝有餘,我還是靠邊站,被歸類「西洋胃」吧~

IMG_E8369.JPG 

「咕嚕」菜式絕對絕對是我非常有限的「家常菜」經驗中的超級亮點。
小時候某位叔叔帶我們一家人外出吃飯,總會慣性地去某家大酒樓 (我還記得那位侍應生有六根手指),
自從第一次在那兒吃過「咕嚕蝦球」,我就著魔,以後每一次去都一定要點那道菜。

是那樣首次認識「咕嚕」料理的,至於「咕嚕肉」則是長大後才認識的菜式。
除了童年時那家酒樓,我再也沒有在其他地方看見過「咕嚕蝦球」這一味;那家酒樓也早就結業了。

甜甜酸酸的「咕嚕肉」應該是哄小孩跟哄老人都很合適的菜餚吧?
在我長大後的日子裡,不時在夫家的家庭聚餐中遇上「咕嚕肉」,也在很多友人聚會的外賣盒中碰上它。

結婚快將十二年,我某天猛然想起竟然從來沒有料理過它。
實在不想開炸鍋,又想吃「咕嚕」之味——就用半煎炸的方式做肉品的前置處理吧~
(我會煮中菜喲~ 來跟大家證明我不是100%的西洋胃喲!)

IMG_E8370.JPG  

[非油炸] 咕嚕肉 Sweet and Sour Pork
食譜來源:參考 Christine's 簡易食譜 + 
小黑貓修改~
*切勿直接轉載圖文及食譜~ 如需分享請註明出處~!

材料:(3人份)
豬肩肉......350克    <---也可以用任何喜歡的部位;用雞腿肉也很好吃~
紅洋蔥......1/2顆
青甜椒......1/2顆
紅甜椒......1/2顆
菠蘿 (鳳梨)......130克    <---新鮮或冷凍皆可~ 不建議用罐頭糖水菠蘿~
蒜頭......1瓣
醃料——
醬油......13克
紹興酒......10克
鹽......1克
白胡椒粉......少許
蛋白......1顆    <---也可以用生粉取代蛋白,做出嫩滑的質感~
醬料——
白醋......33克
黃糖......22克
茄汁......30克 (約2湯匙)
水......40克
芡汁——
生粉......1茶匙   (洋車前子粉1克)
水......2茶匙

* 「糖 + 醋 + 茄汁」是「咕嚕」醬汁的主要組成成份;
    可以從「1:1:1」(例如30克+30克+30克) 開始試做,再調整成喜歡的味道。
    我喜歡吃酸,所以醋量上升10%,不想太甜膩,糖量用75%。
* 「無醣/生酮版本」的調整:以蛋白代生粉醃肉、菠蘿可以減量或取消、
    黃糖以赤藻糖醇取代、芡汁部份的生粉以洋車前子粉1克取代、茄汁用自家製的「無糖茄汁」取代~

* 「咕嚕肉」的肉類會先包裹麵衣,再進行油炸,然後在煮好醬汁之後回鍋煮。大家喜歡的話可以先炸肉。
    我們平日不吃麵粉,也不開炸鍋,所以這次乾脆做沒有麵衣、非油炸的版本好了。
    如果想炸又不想吃麵粉,可以參考下面這篇 [生酮.無澱粉] 日式可樂餅 製作沒有麵粉和麵包粉(麵包糠)的炸衣。

DSC_6169.JPG

做法:

紅洋蔥去皮切塊;青甜椒、紅甜椒去蒂去籽,切大塊;菠蘿切大丁;蒜頭去皮,剁末。
豬肉切成一口大小,以
醃料抓醃均勻,冷藏一夜。取出豬肉,用稍多的油半煎半炸,至外部定型,取出。
原鍋加一點油,放入洋蔥,翻炒至稍軟,加入青紅甜椒、蒜末,翻炒至蒜香飄出、蔬菜剛熟,取出 (圖一)。
醬料放入鍋中 (圖二),煮熱至糖融化 (圖二)。芡汁部份的生粉與水拌勻,加入醬汁中,煮至濃稠 (圖三)。
把煮好的蔬菜肉類回鍋,均勻沾裹醬汁,稍煮一會 (圖四)。熄火,拌入菠蘿丁 (圖五),翻炒均勻 (圖六)。
咕嚕肉.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如果沒有時間,醃肉要至少30分鐘,肉才會嫩滑入味啊~
「半煎半炸」的方式比油炸省油很多。把肉的各面翻一翻,也有接近炸的效果。
     當然不怕開炸鍋也可以炸,或是用氣炸鍋幫忙。
菜肉回鍋後稍煮1~2分鐘,令味道融合。如果肉類有炸衣,會更吸收醬汁的味道~
熄火後再拌入菠蘿,可以保留水果的最佳鮮味與營養~ 不過不少餐廳也會煮熟菠蘿,各有風味~
「一鍋到底」的方式,可以讓煎封過豬肉的油脂用作炒蔬菜,蔬菜會特別香口;
     煎肉炒菜後再來煮醬,也會令醬汁的味道更有層次,不會平面單一的只有酸甜。

IMG_E837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貓伊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