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GI2970.JPG 

很小的時候,我問媽媽:我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如何起的? 有何意思?
媽媽說,是她翻看字典找出來的兩個覺得挺好聽的字。

就是這樣。

如此的答案,連幼小的我也有些意外;長大的我回想會覺得好像太簡單了哦?
但媽媽是個非常認真的人,所以她不會說笑。我也因此從未再次發問。

IMG_E0315.JPG 

而我的名字,帶給了我成長歲月中無限的稱羡與讚美。

「是你的真名嗎?」
「不是你給自己起的筆名嗎?」
「啊呀,好像小說中跑出來的角色呀!」
「咦? 好像愛情小說裡面女主角的名字~」
「哇啊,這個名字好美呀!」

從初初長成、靦靦腆腆、受寵若驚地說多謝,
到成年時已然非常習以為常,爽爽快快地回應:「那要多謝我媽! 我回去就跟她轉達~」

IMG_E0324.JPG

無數人會接著問:那你的名字是什麼意思呢?
嗯...
我有時會直說:沒有意思啊,就是我媽從字典中找出來的兩個字。

「不會吧?」這個答案,真的完全無法取信於人。
說實在的,我自己也有點小可惜。

中學的時候熱愛文學,讀到《詩經》〈秦風〉中的「蒹葭」,特別珍惜。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從此在我心裡,默默做為我給自己的解釋。

在那之後,當他人再問我「伊」字是什麼意思時,
雖然這不算是媽媽為我起名的源起,也會以「伊人」作解說。

IMG_E0339.JPG 

藍呢? 是什麼樣的藍色呢? 媽媽不曾多作解釋。

但名字確實是奇妙的東西——如此令人有歸屬感,甚至定義了人生。
我從小喜歡藍色。
在眾多藍色系的色調之中,我又確確切切地獨愛天藍色。
不是粉藍、不是水藍、不是淺藍——只是天藍。
晴空時的天色。

我也為我的選擇賦與了意義——對我來說,天藍色是自由、是遼遠、是廣闊。
(如此看來,我從小從小就熱切地渴望著飛出去...)

LBWM7771.JPG

我長愈大,內心愈喜歡自己的名字。
初中以後我不再用筆名——我起的筆名根本不及母親起的名字。
高中以後我連英文名字都棄用了。

從前身處傳統女子英文學校,校內大家只用英文名字彼此稱謂,習以為常。
中六那一年暑假,我去了一回英國,住在一位印度阿姨的家做了一陣子寄宿生。
當時與我同住的還有一個法國女子、一個匈牙利女生,和一位日本男孩。

我仍記得日本男孩自我介紹做「Taka」,大家也自然而然地叫他 Taka,毫無彆扭。
這年小事,從此改變了我大半生——我決定不再使用英文名字。
出於對自身文化的尊重與堅持、對本名的珍惜和安然。

所以,自大學到投身工作,以至此刻居於外國,我只用中文名字。

IMG_E0340.JPG

說起上來,我的名字也是我現在的丈夫留意到我的第一件事。

我們首次相識的場景是大學迎新營。
作為組長的他事先已有組員名單在手,因此比作為新生的我,更早知道對方的存在。

後來他告訴我說:看著新生名單上我的名字如此特別,心裡很好奇,很想認識帶著這樣一個漂亮名字的人。

因為自身名字在我生命中帶來的份量,我非常在意孩子的名字是否同樣獨特而漂亮。
我的孩子的名字,沒有來得很費力;
好像從天而降的靈感、從心而來的直覺——當他的名字浮現於心,我就知道了這是我的定案。

孩子出生後我才公開了他的名字。
每次接收著人們對他的名字的讚嘆,我會笑笑說:「這樣才跟我的名字相襯嘛。」
也算是我對我母親的致敬吧。

IMG_E0330.JPG

縱然我是一個超級會幫自己做千萬樣心理準備的人,
移居這樣一種徹底改變人生的事,叫人無法事先料想的情況,超越千萬。

其中一些令我驚訝地打頭問自己「我怎麼竟然沒有事先想到」的包括:
我的兒子很可能無法讀寫中文,不會看得見我留下的文字;
我可能會有外國人兒媳、外國人親家與親戚、混血孫子...
我的名字 (與我兒子的名字),也全然 Lost in Translation,再無意境。

我不使用英文名、丈夫也不起英文名,我們亦沒有為孩子起英文名。
我的身份證、駕駛執照、工作合約,全部寫「Yi Lam」;孩子在學校叫做「Ying Yu」。
雖然每次在電話上都要費勁地一而再、再而三把名字逐個字母地唸給對方拼寫,
又要極力地解釋兩個字都是 First name,第二個字不是 Middle name (而結果還是會被搞錯),
在文化熔爐般的這個國外,倒是使用更奇怪的名稱都通行無阻。

失落的,是名字所帶著的意境、那質感、那氛圍、那優美。
從此以後不會再有任何人,會因為我的名字而感受到任何觸動,它成了兩個無意義的音節。
孩子更加不會體會他的名字中的片刻優雅。

IMG_E0319.JPG

說到這裡,我決定要向母親第二次尋問我的名字的由來。

母親心裡的「伊藍」二字、丈夫心裡的「伊藍」二字、我自己心裡的「伊藍」二字,
各自帶著不同的字義、不同的意涵、不同的力量。

我非常珍惜我的名字。
它是我的身份認同與歸屬感,它是我給自己的定義,
它是我對文學的愛,它是我對自身文化的持守。

CMRZ0289.JPG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自己寶貴的名字呢?

藉此分享,送上一片我心中的藍。
願大家珍愛名字所帶著的獨特的歷史~

FMHI8739.JPG

蝶豆花水晶奶凍 Butterfly Pea Flower Crystals & Panna Cotta
食譜來源:
小黑貓原創
*切勿直接轉載圖文及食譜~ 如需分享請註明出處~!

材料:(3人份)

明膠液——
明膠 (吉利丁)......16克
冷開水......55克

水晶茶凍——
沸水.....250克 
蝶豆花粉*......1/2茶匙 (約1克)
砂糖*......1湯匙 (15克)
冷開水......50克
蘋果醋......2茶匙 (可以用檸檬汁/白醋取代)

雙層奶凍——
牛奶.....150克  
鮮奶油......150克
砂糖*......1湯匙 (15克)

蝶豆花粉*......少許
熱水......少許

* 砂糖可以用赤藻糖醇取代,做成無糖/無醣質版本。這個配方的甜度很低,請按自己的口味增加糖量。
* 蝶豆花粉顏色非常深藍,用一點點就可以了;沒有的話可以用3~5朵乾燥蝶豆花取代,沖泡出深藍色的茶。

IMG_E0335.JPG 

做法:

明膠液——
明膠/吉利丁均勻灑在55克
冷開水表面,靜置10分鐘,還原成膠質 (圖一)
微波或隔水加熱,至完全融化成透明液態 (圖二)。
雙層奶凍——
牛奶、鮮奶油、砂糖混合均勻,小火或微波加熱,至糖溶化。加入30克明膠液,拌勻 (圖三)
以少量熱水化開少量的蝶豆花粉 (圖四)。慢慢地加入一半的牛奶明膠液,拌勻 (圖五、圖六)。
把藍色奶凍液平均倒入三個玻璃容器中,傾斜杯子,以黏貼膠幫忙固定杯子的傾斜度 (圖七)
放涼至完全冷卻,送入冰箱,冷藏至凝固。剩下的白色奶凍液加入容器中 (圖八),移入冰箱冷藏至凝固。

蝶豆花奶凍X茶凍1-001.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明膠/吉利丁在70度C的時候就會完全融化。做好之後請繼續放在暖水中保溫,以免變冷回復固態。
傾斜杯子純粹為了有趣的視覺效果,可以省略不做這個步驟。
白色的奶凍液請確保已經放涼成室溫,否則倒在藍色奶凍上時會把它融化掉~
如果天氣很冷,白色奶凍液也許在等待的過程中就自行凝固。只要隔暖水回溫至室溫,就會回復液態。




水晶茶凍——
蝶豆花粉放入杯中,加入沸水 (圖一)。加入砂糖 (圖二),拌勻至糖溶化。加入33克明膠液,拌勻
把花茶溶液分別以100克、100克、50克的份量,倒入三個小碗中 (圖三)。
50克的一碗加入50克冷開水,拌勻成淺藍色;100克的其中一碗加入蘋果醋,拌勻成深紫色 (圖四)

放涼至完全冷卻後,送入冰箱,冷藏至凝固。取出,以小刀在碗中切碎茶凍成小丁 (圖五、圖六、圖七)
把三色茶凍按喜好放在已凝固的奶凍上面 (圖八)。送入冰箱,冷藏保存。

蝶豆花奶凍X茶凍.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明膠做好之後保溫,可以同時用在茶凍與奶凍之中。如果明膠冷硬了,可以再次加熱回復液態使用。
蝶豆花茶中的花青素遇酸會變成紫色。用檸檬汁會更明顯。


EICS0679.JPG

做好之後,一位好友跟我說,從這個杯子中看見了富士山。
不知道從這一片藍色之中,你看見了什麼?

IMG_E0323.JPG

延伸閱讀:我的另一個版本的「蝶豆花奶凍」(使用乾花的版本):
天空與海洋——蝶豆花雙層奶凍 Blue Panna Cotta (Butterfly Pea Flower Flan)
P112327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貓伊藍 的頭像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