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110.JPG 

這是我們在澳洲度過的第五個「澳大利亞日」。(不能叫它做國慶日,這是一個大課題,有機會再分享)

猶記得我的第一個「澳大利亞日」,非常讓我受傷。
作為新移民的我們,在公眾假期的這一天,沒有特別的地方可去,帶著小孩子隨意去到市中心的湖邊;
沿著環湖的步道,孩子騎車在前面,我們兩夫妻散步跟在後面。

走著走著,我瞥見右邊有條電燈柱上貼了一張有趣的海報,我指向海報,跟丈夫說了一聲,
稍微轉身向右想靠近看看,立刻被一個女孩從後用電動滑板車撞個正著。
女孩翻側跌倒,我的右側手臂大腿劇痛,剛想扶起女孩,女孩已經自行站起,
而她的爸爸衝上前看看女孩沒事,轉而對著我激動大罵,說我突然轉彎有多不對、不向後看有多不對。
這位爸爸也不是什麼惡人,就是被女兒跌倒嚇到,出於護女心切的心情,變得非常激動而已。
他在大叫大罵中,夾雜了兩次「你自己沒事吧?」,但旋即又會忍不住地向我痛罵下去。
去到後來,開始罵得有點過久了;內容開始重複又重複,好像錄音帶又來一遍、再來一遍、又再來一遍。
他自己都好像有點不知道如何完結。

事件之後,我久久不能回神。
我本來就不擅長即時開罵的戰鬥方式,總是等到大勢已去才想到很多很多想回的話;
而轉換了語境,我根本無法——由三歲學英文到十八歲,15年課程之中哪裡有教如何跟人罵街?
面對惡言惡語,我一句說話都想不出來;我想回應,但無法找到任何詞彙和句式。
除了道歉,還是道歉,即使已經覺得道歉夠了,即使內心已經好委屈,還是只懂說「Sorry」,任人魚肉。

手臂大腿的瘀傷,比起這次事故所牽動的心理創傷,形同無物。
那時候,我們移民未滿一年。
那一天,距離我們的嚴重車禍未滿一個月。
這種無法為自己發聲、無言為自己申冤、無力保護自己的狀況,成為了移民歷程的一大烙印。
而往常丈夫一定不會任由人家罵不停口,這一天卻比我更靜地站著,一句話都無法為我說出了。
「原來移民有這樣的代價啊!」當時的我,深刻地感受著這份「此後無聲」的慘痛。

連續兩次挨撞——先被大車撞上,緊隨直接被電動車撞——兼被大罵指責「不懂規矩」,
令剛移民的我充滿無助、挫折、無力和自我懷疑 (車禍事故判定對方犯錯是後來才知道的事)。

(題外話:我到很近的近來,才在治療課程中發現,原來「無法為自己發聲」是我童年的心理創傷,
移民後「失去聲音」的狀況,並不是原發之傷,而是重新撕開了舊患,所以才這樣深切。)
(再題外話:我的開車心理障礙,也是從這一天開始的,並非在車禍之後。下一個故事再分享。)
(再再題外話:也是很近很近的近來,跟丈夫聊起這件事,他才說:「我們當時走在行人路上耶~
車讓人是道理,何況你才剛剛轉身舉步,都還未踏出去,對方就零秒撞上來,你不覺得根本是對方出錯,
然後大人下不了台,只好先發罵人嗎?」咦,先生,你現在才說啊? 我這些年都在後悔自己出錯耶...)

======================================================

我們的第二個「澳大利亞日」,仍然落寞;一家三口在市中心一個公園閒逛閒玩。
還是臨時居民而且去留未卜的我們,難以對這一天產生共鳴或情感,反倒更覺被排除在外。

那一天,丈夫和小孩在公園一角踢球,我自己一個人沿著公園的小路散步。
走到一個分岔口,打算向右走的我,很自然地向後張望,果然有位大叔騎著單車從後迎來;
我停步,讓單車先行。大叔卻停下了單車,伸手示意讓我先行,並附帶一個微笑。
我點頭感謝,大步踏前,心中油然升起一份喜悅、一種踏實。

幾乎是完全一樣的處境——右轉的我、從後迎上的車。
這一次,我是那樣自然地往後張望了——我懂這兒的潛規則,而且原來已經內化了。
而相對於那個見我傻傻不懂反駁就乘勝追罵的人,這次我從大叔的微笑中看見了互有的尊重和禮待。

那第二個「澳大利亞日」的經驗,稍微修補了第一個「澳大利亞日」的傷口。

IMG_1111.JPG  

第三個「澳大利亞日」,我們雖然仍是臨時居民,但是不再落寞。
我們去了家附近的湖畔沙灘玩水玩沙拍照片。
我們不再漫無目的地遊走市中心,我們有了一片自己喜歡又熟悉的空間。
那時候的我們,已經提交了永久居留申請;我心裡默默跟自己約定:
哪一天我成為了這個國家的國民,這個國家成了我的國,我會認真慶祝這個紀念日。

第四個「澳大利亞日」,我們已經成為了永久居民。
那一天的我們,不但不再孤單,還像本地人那樣趁住長週末出城,在悉尼四處奔走幾乎忘了假期的原因。

然後今天來到我們的第五個「澳大利亞日」。我們終於成為了國民。
我守約的時候來了。

======================================================

曾經的各不歸屬,成為過去;
曾經也並不了解、無法共鳴,難以以外國人的身份跟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文化和歷史接通;
因而曾經的不慶祝。

今天,家、國、人,終於合一。
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的國民,對這片土地的歷史長河驀然起敬、滿懷好奇,對民族創傷充滿不忍。
下一次再跟大家分享,為何經過了解,
會覺得這一天不能叫「國慶」,最多說「澳大利亞日」;不該「慶祝」,最多「紀念」。

======================================================

今天,就做澳洲出名的道地甜點「帕夫洛娃」(Pavlova)。
老老實實,對於澳洲的甜點,我真是無法苟同;
我相信,無論你帶著歐式甜點的視角,還是亞式甜點的視角,怎麼看都難以把澳式甜點看上眼。

但是,反正是澳大利亞日,我說好了會為這一天做一個紀念的記號,
那無論如何,當然捧出國家甜點啦~

「澳洲對外國遊客很友好、對自己人民很糟糕」這句笑話大家聽過嗎?
現在成了國民,有機會來再寫這個話題,跟大家聊聊這個不是笑話的笑話啊~

IMG_1107.JPG

帕夫洛娃 Pavlova
食譜來源:參考多個網上食譜 + 小黑貓綜合整理

*切勿直接轉載圖文及食譜~ 如需分享請註明出處~!

材料:(6吋直徑一顆)
蛋白......2顆
細砂糖......90克    <---這已經是減糖的版本了啊......
澱粉......1茶匙 (2.5克)    <---我用樹薯澱粉。大家可以用太白粉、粟粉等其他澱粉~
檸檬汁......3/4茶匙    <---或其他酸性物質如塔塔粉、白醋、蘋果醋等都可以~
香草醬......1茶匙
鮮奶油......60克
冷凍莓果......1杯    <---或其他喜歡的水果。其中一個經典配搭是熱情果~

* 建議用細砂糖 (fine sugar / caster sugar),顆粒比一般砂糖小,但不是糖粉~



做法:

烤箱預熱至175度C。砂糖、澱粉混合。分蛋,只取蛋白放入攪拌缸,加入檸檬汁
蛋白以電動攪拌機高速打發,中途分2~3次加入細
砂糖澱粉,打發至蛋白霜呈彎勾狀 (軟性發泡)。
IMG_1090.JPG

平底烤盤鋪烘焙紙,把蛋白霜倒上,用抹刀輔助,塑成底部直徑約6吋、有點高度的圓形。
IMG_1091.JPG 

送入烤箱,把爐溫調低至95度C,烤90分鐘。熄爐後不開門,以餘溫燜至完全冷卻。取出。
IMG_1099.JPG  

鮮奶油以電動攪拌機中速打發 (夏天可以墊冰水攪打),至呈軟峰狀。
享用前,把打發鮮奶油放在蛋白糖塊上面,再放上喜歡的水果佐吃。
IMG_1108.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蛋白糖要低溫長烤才會白晢,因此送入烤箱後要立刻調低火力,以免蛋白變得太深色。
分蛋時蛋白不要沾到蛋黃才能順利打發~ 另外加入酸性物質可以穩定其結構不易塌陷。
蛋白霜中間可以稍稍弄凹,方便之後盛載打發鮮奶油。
跟烤餅乾有點像,以餘溫燜至完全冷卻的蛋白霜比較乾爽香脆。
鮮奶油以中速攪打兼保持低溫可以避免油水分離。 (不過我是從來沒有試過啦,所以都沒有做過這些步驟)
佐吃的水果,如果喜歡還可以先行煮成糖煮水果 (Compote) 或簡易果醬 (Sauce)。
    不過蛋白霜本身超甜,我就不再煮水果啦~ (因此 Pavlova 的鮮奶油也大多不加糖,用來平衡蛋白霜的口味)




上一份工作中,一位尼泊爾藉的同事問我:「你來了多久才得到永久居留簽證?」
我算了一算,回答說:「三年多。」
對方嘩然,然後大力感嘆:「你真是幸運的人呀!!」
接著她分享說:「我用了七年。」

如此說來、回頭看來,的確有種「是啊,其實真的算很快」的明瞭。
從臨時居留到永久居留,本來就有兩年居住及工作義務要實踐,才能夠申請;
申請後的輪候時間,則至少要一年。
而這是基於國策不修改、申請沒寄失、移民局沒拖延、沒有要求後補文件、後補條件的最順利情況。
只以時間計,我們竟然屬於了最順利、最快速的情況。

但那三年多的瘋狂苦難,卻令人猶有餘悸。
我跟丈夫說:「我們的移民之苦,看來是以『質』計的,如果以『量』來說,其實真的不長。」
丈夫點頭說:「我們在最壞的時間來了,所以任何事情都更困苦、更艱辛,時間感覺久得多。」

某天在教會,唱到詩歌的一句「你卻選擇,永居於我的心內」,我忽然眼淚盈框。
在我營營役役為了永久居留竭力籌謀、情緒與關係為了這個簽證高高低低的三年歲月,
我有沒有想起,我的上帝一早許了我終極的永久居留?

「以往的創傷,我不再記取」,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滴滴答答落在衣服上。
這三年多的試煉、憂傷、掙扎、失去、二次創傷,遠超過往人生的總和,數之不盡,仍然殘留;
唱的時候、落淚的時候,我知道我尚是那樣在意、尚是那樣記取,才會如此觸動。
從今以後——我提醒著自己——那可怕的馬拉松兼障礙賽真的已經過去了,不再回來,
我可以不再記取、不再傷痛了。

IMG_110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貓伊藍 的頭像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