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是很清楚,為什麼小雨上幼稚園這回事,會讓我的內心如此人仰馬翻。
丈夫見我幾乎把「小雨進入幼稚園」當作今年的目標之一,非常不解:
「這不是必然發生的事嗎? 算是新年目標嗎?」
咦... 說來也是...
連我自己都不禁問自己:「去年上完幼兒中心,這年上幼稚園,不是順序而行、早有預料的事嗎?」
到底在忙亂什麼?
其實也不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麼。
原因就是——平生習慣什麼事情都預先準備好的我,今年決定不再使用這種方式過生活。
所以,「孩子上幼稚園」這麼顯而易見的事,對我來說是從來沒有預先設想過、準備過心情的大轉變。
這樣的「沒想過」,不但來自於不想再活在預期焦慮中的決心,當然也來自於我的現實——
自從去年9月初奶奶到我們家中同住,到11月初我們回港兩個月之久,
我們的生活日程、所有安排、工作上學、吃飯睡覺,就一直在變動,沒有安頓過;
加上我自7月底起病,只有愈病愈離奇,後來連能不能回港也不確定,回去了又不知道回不回得來,
所以,有關回來後的事,只想到什麼時候復工,
關於孩子升幼稚園,的確覺得是自然而然的事,沒有特別要心理準備的。
1月上旬,丈夫孩子都回來了,由於尚有兩週才開學,我們還在籌謀著有沒有什麼興趣班可以給小孩報名去玩的。
直至某一刻,我問丈夫:
「咦,我們結業禮錯過了,迎新日又錯過了,新老師見面會又沒有了,連通告都沒收到過...... 怎樣開學呀?」
我這才急急打電話給學校,跟前台職員解釋來龍去脈,講了很久彼此都摸不著頭腦,
不好容易才求得下一個星期五可以去一次幼稚園,與班老師見一面。
那個星期五,即是入學前3天。
幸好一位教會弟兄的女兒剛好去同一家幼稚園,我唯有再急急向他問這問那,
這才得到一個連結,可以上網看《家長手冊》,才看到時間表、校曆表,和一頁又一頁的校服要求、文具要求......
我人仰馬翻的狀況就從那兒開始。
說來還是覺得很難理解——
孩子上學要穿校服,到底有什麼奇怪的? 我小時候不也要穿校服嗎?
孩子要準備一堆有的沒的 (耳機、防污膠衣、食物盒、夾鏈袋...) 去上學,不是很自然嗎......
全部物品件件都要寫上姓名,功夫是很龐大,但也很順理成章,為什麼會讓我亂成一團?
事實上,當我逐項細讀皮鞋要求、襪子要求 (體育日與平日的襪子還要有不用要求...)、
夾鏈袋大小與規格、哪件外套穿在平日的裇衫外,哪件外套穿在體育日的開領衣外......
寫名字的標貼既要防水,又要能入洗碗機、洗衣機...... 我的確覺得直接想哭,完全應接不來。
幸好這個時候丈夫是比較正常的一個。
每當我感到受不了,然後看見他一臉「有什麼好大壓力的」那樣子,心中就寬慰不少。
丈夫開車出出入入買物資,校服店、大賣場、衣服店,逐家停靠;
買回來給小孩試穿,尺寸不對,就再回商店做退換,忙出忙進 (同時又遇上車子輪軩爆裂要換軩...)。
看著他默默做事,排山倒海般的清單沒有讓他翻船,心裡真的很感敬佩。
回想小時候直到高中,每個學年開始前,媽媽都會出出入入買書簿買雜物,校服鞋襪頭飾外套同樣都有嚴格要求,
當時的我真的什麼都不覺,現在則是想起來都吃力。
除了物資上的預備,我真的極為重視孩子的心理預備。
千艱萬難約到的老師見面會,一直都沒有回音確認;
我再打了幾次電話,又是來龍去脈解釋好久,才終於確定下來,幸好幸好。
向公司請了一個小時假,來回一個小時車程再撲回公司見個案;
雖然見面只有10分鐘,但總算親身帶小孩去到了校舍、踏進了課室、見到了老師和校長,
雖然小孩全程躲在我們的大腿後面,也不答理老師的搭訕,但他算是見到將來的環境了,我真的安心不少。
之前覺得,從幼兒中心升上幼稚園,不過是轉移到旁邊的那棟校舍上學下課,沒有什麼大不了。
燒到面前,才知道一切都很不同......
幼兒中心也鼓勵孩子穿校服,但只須套上校服的上衣部份,而褲子襪子鞋子帽子書包則自由穿戴。
原來「鼓勵穿校服」與「每日必須穿戴正確的校服」的壓力那樣不同;
不但要多買好幾套,而且週間洗衣晾衣要超自覺、超勤力,也要好好記住哪天是體育日哪天是平常日。
幼兒中心屬於托管性質,中心從早上8點開門到晚上6點關門,期間什麼時間放下小孩、什麼時間接走,都很隨意。
現在有正式上學下課的時間,若要延長照顧,需要正式申請和付費,否則一定要準時 (雙全職是沒可能的事)。
澳洲學制一年放4次長假,幼兒中心長假照常開放。因此小孩連上兩年,我都沒留意過假期是什麼時候。
現在假期期間學校關門,家長要自行輪流請假照顧小孩。我立時很在意4次長假分別是什麼時候,要向公司請假。
上幼兒中心當然什麼都不用帶,所有教材用具由學校提供;
現在大部份學習物資自理 (所以貼防水名牌真是很重要)。
從前幼兒中心沒有時間表,現在每天有四節課,課間共三節小休;
三節小休都需要自備食物,其中兩次是小食、一次是午餐。
自備三餐絕對是令我內心人仰馬翻最嚴重的一環。
喜愛廚房的我,只是喜愛現遊戲、做實驗,非常天馬行空不現實,日復一日的備餐實在是我的弱項。
而從此以後,每週五天、每天三份外帶餐點? 天啊,殺了我吧。
這個部份要獨立給它一個篇幅,留待下一篇再慢慢來訴苦。
唯一的好事,就是從此脫離幼兒中心的劣質餐點 (但超級貴啊)——
現成的炸魚配薯條、現成的炸雞塊、果醬蜜糖三明治、沒有幾顆肉丁的「雞肉飯」(醬汁拌飯)、
白麵包塗茄汁扮披薩、白麵包捲香腸扮熱狗 (好友看了我傳送過去的照片,笑說比較像救濟糧食)......
通通都拋諸腦後吧。
我家向來限制小孩「每天最多一份白麵粉製品」。
因為脫離餐餐白麵粉的幼兒中心飲食 (上午茶是麵包、中午是三明治或麵條、下午茶是餅乾或吐司) ,
所以早餐自由——可以吃白麵粉製品了囉~!!!^^
喜歡「正常」烘焙的媽媽表示滿意~
在我眾多早餐烘焙之中,小雨獨愛白吐司。
就以這份有如雲朵般、柔軟牽絲的綿綿白吐司,紀念小雨上幼稚園,我們從此飲食自由 (自理...)。
雲朵生吐司 Marshmallow Shokupan
食譜來源:參考吳克己老師的鮮奶吐司食譜 + 小黑貓修改~
*切勿直接轉載圖文及食譜~ 如需分享請註明出處~!
材料:(1磅/12両吐司 x 兩條)
老麵麵種——
高筋麵粉*......100克
水......70克
糖......1克
鹽......2克
速發酵母......1/12茶匙
中種麵團——
高筋麵粉*......350克
糖......10克
速發酵母......2.5克
水......215克
主麵團——
高筋麵粉*......150克
速發酵母......1/4茶匙
糖......50克
鹽......9克
鮮奶油......75克
希臘優格......50克
水......約55克**
奶油......50克
* 又再長氣地跟大家說,外國麵粉無分筋性高低,我這裡用的是蛋白含量為11%的麵粉。
** 不同麵粉吸水力不一,可以保留一點液體,一邊攪拌一邊視情況慢慢加入。
做法:
老麵麵種——
高筋麵粉、砂糖、水混合,蓋好,靜置30分鐘進行水合作用。加入鹽、速發酵母,手揉至均勻 (圖一)。
蓋好保鮮紙 (圖二),冬天的話先在室溫發酵1小時,再入冰箱冷藏發酵過夜;夏天則直接冷藏過夜 (圖三)。
中種——
高筋麵粉、砂糖、速發酵母、水混合 (圖四),搓揉至麵團滑順 (圖五),蓋好保鮮紙。
冬天的話先在室溫發酵1.5小時,再入冰箱冷藏發酵過夜;夏天則直接冷藏過夜 (圖六)。
做好的中種麵團內部是密密的網絡狀 (圖七)。使用前撕碎成小塊,放入攪拌缸 (圖八)。
小黑貓嘮嘮叨叨:
老麵麵種只會取50克使用。其餘的可以分裝冷凍,日後做麵包時退冰使用。
中種麵團使用前先撕碎成小塊入攪拌缸,會更易與主麵團材料拌勻。
攪拌缸中放入全部中種麵團、50克老麵,加入高筋麵粉、速發酵母、糖、鹽、鮮奶油、希臘優格、水 (圖一)。
奶油切成小丁備用 (圖二)。主麵團以機器搓揉至滑順 (圖三),加入奶油丁,繼續搓揉至光滑有彈性 (圖四)。
確認「延展階段」:麵團終溫不超過26度C (圖五)、麵團可拉伸出薄膜 (圖六)。麵團滾圓放入盤中。
蓋上保鮮紙,室溫 (當天21度C) 發酵1小時,或至2~3倍大小 (圖七)。取出麵團,輕壓排氣 (圖八)。
小黑貓嘮嘮叨叨:
老麵與中種 (及其他乳製品材料) 不需要回溫,直接從冰箱取出,即可以以冷藏溫度使用。
攪拌機的馬力、速段設定不同,需要的攪打時間也會不同,請以實測決定攪拌時間。
麵團的「終溫」(攪打完成後的溫度) 是麵包口感的決定性的因素。
發酵的所需時間視乎天氣,請以手指測試作準 (用手指沾粉戳洞,若戳洞維持不回升,即發酵完全)。
麵團分切成6等份,每份約170克 (圖一),滾圓 (圖二)。蓋好,鬆弛15分鐘。
取一小麵團用手壓扁 (圖三),再擀壓成長形 (圖四),兩個長邊向中間摺入,成三折信件狀 (圖五、圖六)。
蓋好,再鬆弛15分鐘。再次擀壓成長條狀,同時確切地壓出氣泡 (圖七)。把麵團輕柔地捲起來。
麵團尾端以手指把麵皮壓向桌面,輾開成薄片狀 (圖八),收口貼緊 (圖九)。同樣方法處理好6個小麵團。
小黑貓嘮嘮叨叨:
麵團含水量高,比較黏手,請善用手粉,令工作桌面、雙手、麵團不黏。
靜置過的麵團筋性會比較鬆弛,這時候擀捲起來會更好操作,不會回縮。
第二次擀壓時,記得確切地壓走氣泡,這樣成品的組織才細緻,不會有大孔洞。
第二次捲起時,把麵皮末端輾壓成薄片,可以非常方便又確切地為麵團收口。
小麵團收口朝下,每3個一組,放入兩個12両/1磅吐司模內。靜置潮濕溫暖處 (約30度C),進行最後發酵。
發酵至麵團8~9分滿模,烤盒蓋上蓋子 (圖二)。送入以「風扇模式」預熱至190度C的烤箱中,烘烤26分鐘。
出爐,烤盒在桌面上扣幾下 (圖二),倒出麵包,置網架上待涼 (圖三)。
也可以不加烤盒蓋子,待麵團發酵至9分滿模 (圖四),送入以「風扇模式」預熱至180度C的烤箱中。
烘烤27分鐘 (圖五),出爐,烤盒在桌面上扣幾下,倒出麵包,置網架上待涼 (圖六)。
小黑貓嘮嘮叨叨:
最後發酵需時比首次發酵差異會更大。我這裡用了3小時 (除了天氣因素,也視乎捲動手法與緊密程度)。
有蓋吐司發酵至8~9分滿模即可 (口感更細緻);無蓋吐司 (山形吐司) 則可以發酵到9分滿模 (口感更鬆軟)。
做不帶蓋的吐司,麵團表面可以刷上蛋液增亮增色;做帶蓋吐司則不用刷。
出爐後大力扣幾下,可以防止麵包回縮。
出爐的熱吐司很綿軟,不適合分切。請必須等到完全放涼後再切片喲~!!
- Feb 20 Mon 2023 18:27
小雨上幼稚園啦——雲朵生吐司 Marshmallow Shokupan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