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貓的麵包製作重新開動了~!
小雨從初生到幼年實踐的「無糖、無麵粉」飲食,在三歲時邁向「全穀類」飲食;
再在四歲多的時候,進入白麵粉、白米的領域。五歲的現在,我們訂立規則:
上學的日子,在家不吃麵粉製品 (學校吃到的有夠多),放假的日子則可以自選一種有麵粉的烘焙品。
說來慚愧,大家看見的這條時間線,並非來自任何小孩營養學的觀點......
是我的烘焙路線、餐桌風景,無可避免地決定了小孩的飲食進路......
自從去年八月「封城令」頒下,我們天天在家,於是我忽然做起造型饅頭來 (所以白麵粉時代開始);
到半年前開始製作酸種麵包 (因此每個週末有麵包吃),我們進入了週末吃麵包、週間吃無醣烘焙的狀態。
最近適逢奶奶大人住到我們家,製作麵包更加變成了一件例行公事。
奶奶當然沒有在進行無醣生活,因此本來就會吃麵包;
若果同桌的奶奶在吃麵包,小孩當然也會要求吃到相同的麵包——所以,全部由我來出品。
我的一個酸種麵包可以切16片。
從前小雨一片、我一片、丈夫兩片,一個週末——就算連續吃兩天——最多消耗八片。
本來兩週材吃得完的一個酸種麵包,現在每人每早拿兩三片,一天半就沒了......
所以,我的家常烘焙要急起直追才趕得上消耗速度...
平日有什麼很想做又怕吃不完的麵包品項,請通通自動投案~!!!!!
這款麵包,是我在奶奶到來後的第一份麵包烘焙。
它是我珍貴的台灣記憶之一。
六年前的「Babymoon」旅行,我們挑了航程最短的高雄做目的地。
離開的那一天,慕名去到某家著名的麵包店,抬了五個大麵包回家。
其中一個,就是「三色甜薯麵包」(當時的是原味歐包+三種番薯)。
在我住的城市,真正的紫薯很難買到 (買到的都是白白的紫心番薯),
這個麵包,就以來自台灣的紫薯粉做麵包體取代,再加入日本黃心番薯和本地最好買的橙肉番薯。
迷你三色甜薯吐司 Trio Sweet Potato Mini Loaf
食譜來源:小黑貓原創
*切勿直接轉載圖文及食譜~ 如需分享請註明出處~!
材料:(17cm x 7cm x 8cm)
主麵團——
高筋麵粉......156克
紫薯粉......9克
速發酵母......1/3茶匙
鹽......2克
糖......24克
牛奶......112克
橄欖油......6克
夾餡——
日本番薯 (黃肉)......60克 (熟計)
澳洲番薯 (橙肉)......60克 (熟計)
* 不同麵粉吸水力不一 (我的麵粉有11%蛋白含量),請保留一點液體,一邊攪拌一邊視情況慢慢加入。
* 紫薯粉十分十分吸水,但每個品牌也會有差異。請視實際情況加減水量。
* 如果份量太少不好操作 (尤其機器揉麵),可以一次做雙倍,多出的麵團發酵後可以冰起來以後再做麵包。
做法:
夾餡處理——
日本番薯 (黃肉)、澳洲番薯 (橙肉) 洗淨外皮、大火蒸熟或用烤箱烤熟,取所需份量,切小丁 (圖一)。
主麵團——
高筋麵粉、紫薯粉、速發酵母、鹽、糖、牛奶、橄欖油放入攪拌缸 (圖二)。
以機器低中速攪拌,至麵團光滑、有彈性、有延展性 (圖三)。麵團滾圓,放入抹過油的盤中 (圖四)。
蓋上保鮮紙,室溫發酵約2小時,或至2~3倍大小 (圖五),手指插入麵團抽出時孔洞不回縮 (圖六)。
取出麵團,按壓排氣 (圖七),四邊聚合捏好,重新滾圓 (圖八)。放回盤中,蓋上保鮮膜鬆弛20分鐘。
小黑貓嘮嘮叨叨:攪拌機的馬力、速段設定不同,需要的攪打時間也會不同,請以實測決定攪拌時間。
麵團筋性可以撐出厚膜即可,不一定要攪打至薄膜狀態。手工揉麵也OK~
發酵所需時間視乎當日天氣,我當天室溫22度C,需要用到2小時。請以麵團大小作準。
我在首次發酵之後另外進行了一次冷藏中間發酵 (冰箱冷藏8小時,室溫回溫2小時)。
吐司——
取出麵團,輕輕壓扁,擀壓成長方麵皮,寬度略短於烤盒長度。放上兩種番薯丁 (圖二)。
從短邊捲起麵皮 (圖三),接口與頭尾兩端的麵皮捏緊 (圖四)。接口朝下,放入烤盒中 (圖五)。
蓋上保鮮紙,靜置潮濕溫暖處,進行最後發酵,至麵團90%滿模 (圖六)。
送入已預熱至180度C的烤箱,烘烤28分鐘,出爐 (圖七)。在桌面上扣幾下,倒出麵包。
麵包放在網架上待涼 (圖八)。完全冷卻後再切片保存或享用~
小黑貓嘮嘮叨叨:靜置鬆弛過的麵團筋性會比較低,這時候再擀平會更容易操作。
最後發酵需時比首次發酵差異更大。除了天氣因素,也視乎捲動手法與緊密程度。我用了3小時15分鐘。
出爐後大力扣幾下,可以防止麵包回縮。
剛出爐的熱吐司很綿軟,不適合分切。請必須等到完全放涼後再切片。
麵粉烘焙中門大開~!!! YEAH!!!
- Oct 13 Thu 2022 19:20
麵包工房重開!!——迷你三色甜薯吐司 Trio Sweet Potato Mini Loaf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