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E7230.JPG

最近在中秋節的朋友聚會中,終於第一次見到了全老師。

全老師並不是我的老師,我甚至連她任教什麼學科都不知道。
我卻覺得認識了這位長輩兩年半。

HBRJ0944.JPG

我向來對於「緣份」這個詞彙很陌生、很不解,也很無感——
我一直覺得所有的遇見都是偶然,就算是少年時會把「緣份」掛在口邊,
也自知只是一廂情願地浪漫化人與人之間的契合,或者合理化一些暗戀。

遇上、喜歡、不喜歡,都是巧合和直覺,怎麼是「緣」呢?

IMG_E7228.JPG

記得我第一次深深體會「緣份」,在2013年那一次台灣之行。
那一年我「祼辭」了令我勞損不堪的工作,獨個兒去了當時尚未去過的宜蘭。
雖然是隨手選的一間的民宿,卻遇上非常非常照顧我的人:
一位我忍不住一直叫「李爸爸」的老闆、一位我喊「李姐姐」的老闆妹妹。
因為我一個人旅行,又沒有既定的行程,於是老闆帶了我去跟他上導遊課。
踏著自行車,我跟大隊走走停停,沿途被很多人照顧著,一起談著笑著拍著照片,
跟李爸爸自拍,他又給我拍了很多照片,那種自然而然毫不陌生的感覺,令我非常深刻。
有時候我自己出去玩,玩回來他們留了蛋糕給我吃、沖好茶放到房間裡。

2016年我再去宜蘭時,特意住在他們家一晚,再見上一面。見了那一面,還是很想再見面。
我住過的十分友善的民宿很多,但並不一定都留下這樣的牽掛。
如此遇上,非常特別。

距離初次相遇,接近十年過去。我們彼此仍留著聯絡,間中還會彼此問好、彼此打氣。

YCCD1130.JPG  

記得某天我想去農會遊玩,李爸爸說他有認識的人,就用機車載了我前往,把我交託給那兒的朱叔叔。
我想參與的活動未開始,於是我就與朱叔叔坐在他的茶桌前聊天。
讓人家沒法工作要來招呼我,非常尷尬,一開始時有點不自在。
一談開來——什麼? 你是南京人! 我們是遙遠的同鄉呢...
什麼? 你的兒子在香港工作,還在中文大學! 我們竟還在同門之下...
快將退休的叔叔、我這個入世未深的傢伙,一邊喝著清茶,一邊愈談愈投契。
我就這樣在農會流連了大半天,也跟叔叔一起逛農會超市;
又因為有叔叔在的緣故,我想參與的「石膏彩繪」與「自製豆腐」本來不是同一天,卻立刻給我開課。

我要離開的那一天,李爸爸有事外出沒法送我去火車站,
於是一早載我去到火車站旁邊的農會,再次交給朱叔叔。
朱叔叔把我的大行李箱收好在辦公室後方,給了我一張他辦公室中的工作桌,讓我在那兒安靜地埋頭度過上半天...
午餐時我堅持要自己出去吃,朱叔叔卻已經點好了披薩薄餅外送,執意叫我留下來。
於是,那個中午,我跟著朱叔叔和辦公室中的職員們一起吃了一頓豐盛午餐。

接近離開的時候,我收好背包,提了行李箱,想跟朱叔叔道謝跟道別。
朱叔叔問我要去哪兒,我說火車站。
我們身在的農會,就在火車站的後方;向來沒有開車一直習慣徒步旅行的我,覺得很近。
朱叔叔一聽,指著我的巨型行李箱:「你怎麼去啊?」
「我就拖著去啊,不重的。」我說。
「我載你去。」朱叔叔二話不說。
你可以想像我如何推辭、朱叔叔如何堅持。
最後朱叔叔單手駕駛他的機車、另一手懸空提著我的行李箱 (!),我坐在他後面,
兩個人一個大箱子呼嘯過上坡又下坡的街道,朝著我以為不是很遠的火車站開去。
那一程,我心裡的波瀾很大。

在火車站前,我彎腰道謝了又道謝,朱叔叔還堅持幫我確定了月台確定了火車才離開。
這一個也是我深深牽掛的身影。

2016年回到宜蘭,雖然內心非常希望再見一面,卻真心覺得闊別三年人家不會記得一天半天的偶遇,
就算記得,彼此也真的一點都不熟,總不可以因為當年他人的客氣和照顧,又再去打擾、再受人恩惠。
於是臨走的時候傳了短訊問候,表達牽掛和感謝。
朱叔叔很記得我,怪我太遲相告,沒法帶我逛夜市請我吃東西。

如今物換星移,從前常常前去的台灣,現在已經成為非常遙遠之地。
時光倒流的話,我寧願見了面再說,我寧願老實不客氣地跟去逛夜市、好好的接受他人的好意。
人生短暫,牽絆珍貴,「相思就去相尋」。

這是一個教會我「緣份」是什麼的地方。

IMG_E7232.JPG

從此以後,我不再覺得相遇是偶然。
雖然我仍然很少很少用到「緣份」這個詞彙,我卻更加珍惜每一個遇見。

對我來說,「緣份」也不能直接翻譯為「上帝的安排」。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和當中的得失固然是上帝的心意,但「緣份」還帶著一重解釋不了的情感牽連。
如果用心理學的角度說,是人與人之間的化學反應。

我終於明白了大家口中的「緣」字。

IMG_E7231.JPG

移居之初,真的不是一個「慘」字講得清楚,這篇也不重複贅述。
當時偶然知道我落難的舊同學 Y,說她丈夫以前的老師移居了坎培拉,問我想不想聯繫。
本來很不喜歡聯絡陌生人的我,當時一點都不任性,
「想想想,請你問問對方是否願意把聯絡給我。」我請求 Y。
「好的好的,我替你問問我老公。」

於是,我貿然地用訊息聯絡上「全老師」,自我介紹一番。
因為我當時只可以居於新南威爾斯州,也只可以於新南威爾斯州工作,
所以我無家、無車、無業的各種糟糕情況,住在坎培拉的老師愛莫能助。
老師說,她對政策並不清楚,不如叫她在國防部工作的女兒和女婿與我聯絡。
於是我又把臉皮擦厚,又再攀談了另一個陌生人。

住在不同州份,就算真的只是一線之隔,也像兩個世界。
當時,沒有人能夠幫助我們身在鄰州的掙扎和苦難。

雖然全老師後來回港並因邊境封閉而無法飛回來,我們從未相見;
她從訊息中給我有如師長的鼓勵,卻在我心裡有著超過文字本身的溫暖。

IMG_E7233.JPG

因為全老師和她的女兒都在社交平台上加了我,忽然有天她們發現——
你也彈琵琶?! 他竟然也是李萍老師的門生?!

原來全老師的女兒 R 少年時也學琵琶,而且我們跟隨的是同一位老師......
全老師苦口婆心地力勸我要跟她的女兒相見,請我在相見時好好鼓勵她的女兒重拾琵琶......

然後,某天我在我們教會一對夫婦朋友的家中,遇見了 R 和她的丈夫。
我們... 竟然有共同的朋友... 在同一天被邀請出現在同一個家宴中。

IMG_E7234.JPG 

今年中秋,我們應邀前往這對夫婦朋友的家過節,事前並不知道誰會赴會。
在門鐘再次響起時,室內已經聚集了不少賓客;
可是當身穿紅衣笑容滿面的一位女士出現在門前時,我頃刻知道這就是全老師,
而我的第一反應讓我自己也有點意外——我立刻走上前給她一個大擁抱。

我們這才第一次真正的互相認識、這才第一次講話。
散席的時候,我也直覺地向她張開手臂,擁抱告別。

啊。這就叫做緣份。

HBRJ0944.JPG

人生是大海裡的夜航。
有些人是平行而過的兩條船;有些人在交會時互放光亮,照明彼此。

以鑲嵌白色乳酪的黑色竹炭吐司為記號。
漆黑夜空中,有點點星光照亮我心;
寂靜行旅中,有處處微光伴隨夜航。

IMG_E7229.JPG

竹炭核桃乳酪黑吐司 Charcoal Loaf with Walnuts and Cream Cheese [液種法]
食譜來源:小黑貓自己做~

*切勿直接轉載圖文及食譜~ 如需分享請註明出處~!

材料:(10cm x 10cm x 10cm)
液種——
高筋麵粉......33克
水......33克
速發酵母......1/16茶匙
主麵團——
高筋麵粉......250克
竹炭粉......5克
速發酵母......1/2茶匙

鹽......3克
練乳......65克
水......125克
橄欖油......25克

夾餡——
核桃......55克
奶油乳酪......65克

* 不同麵粉吸水力不一 (我的麵粉有11%蛋白含量),請保留一點液體,一邊攪拌一邊視情況慢慢加入。
* 竹炭粉頗為吸水,但每個品牌的竹炭粉也會有差異。請視實際情況加減水量。
* 這是適合以我家機器揉麵的最小份量,因此做好的麵團會有多出的 (我會冰起來以後再烤)。
   如果大家的機器可以揉較小的份量 / 手工揉麵,請把麵粉量調整至160克,
   其他所有材料也按比例 (x 0.65) 減少即可。

DPQF3678.JPG

做法:

液種——
根據「液種法這一篇,提前一天把高筋麵粉、水、速發酵母製成「液種」,冷藏過夜 (圖一)

夾餡處理——
核桃送入已預熱至160度C的烤箱,烘烤約10分鐘,中途翻動一下,至油份溢出、香氣濃郁 (圖二)。
取出,放涼至完全冷卻變脆。取出需要的份量,略略切碎 (圖三)。奶油乳酪切成小丁塊 (圖四)。
主麵團——
高筋麵粉、竹炭粉速發酵母、鹽、、練奶橄欖油、液種放入攪拌缸 (圖五)。
加入。
以機器低中速攪拌,至麵團光滑、有彈性、有延展性 (圖六)。
麵團滾圓,放入抹過油的盤中 (圖七),蓋上保鮮紙,室溫發酵約2小時,或至2~3倍大小 (圖八)。
取出麵團,按壓排氣 (圖九),四邊聚合捏好,重新滾圓放回盤中,蓋上保鮮紙,冷藏一夜做中間發酵

黑色.核桃乳酪竹炭黑吐司.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發酵完成的液種,體積會長大3~4倍、表面看得見氣泡 (如圖一)、聞起來有發酵的味道。
液種不需要回溫,可以以冷藏溫度直接使用。
攪拌機的馬力、速段設定不同,需要的攪打時間也會不同,請以實測決定攪拌時間。
麵團達至「延展階段」即筋性發達至可以撐出薄膜
發酵所需時間視乎當日天氣,我當天室溫22度C,需要用到2小時。請以麵團大小作準。
我在首次發酵之後另外進行了一次冷藏中間發酵,完全是因為需要遷就當日日程 (還冷藏了24小時)。
     大家可以省略中間發酵,直接進入造型步驟
。不過,經過低溫長時間發酵的麵包,真的好好吃啊~



吐司——
取出麵團,從中取350克,輕輕擀壓開來,成長闊狀,放上大部份奶油乳酪丁、烘烤核桃 (圖一)
從長邊捲起麵皮,成長卷狀 (圖二)。鬆鬆的蓋上保鮮紙,靜置鬆弛15分鐘。擀壓扁平 (圖三)。
灑上剩下的奶油乳酪丁、烘烤核桃 (圖五)。從短邊捲起,成短卷狀 (圖六),收口捏緊朝下放入烤盒 (圖七)。
蓋上保鮮紙
靜置潮濕溫暖處,進行二次發酵,至麵團90%滿模 (圖八),蓋上烤盒蓋子 (圖九)。
送入已預熱至180度C的烤箱,烘烤27分鐘。出爐,在桌面上扣幾下 (圖十),倒出麵包。
麵包放在網架上待涼 (圖十一)。完全冷卻後再切片保存或享用~ (圖十二)。
黑色.核桃乳酪竹炭黑吐司1.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切出350克麵團之後,剩下的麵團滾圓,蓋好,放入冰箱待用;或直接送入冷凍庫,日後再做麵包。
靜置鬆弛過的麵團筋性會比較低,這時候再次擀捲會更好操作。
二次發酵需時比首次發酵差異會更大。除了天氣因素,也視乎捲動手法與緊密程度。我用了2.5小時。
出爐後大力扣幾下,可以防止麵包回縮。
出爐的熱吐司很綿軟,不適合分切。請必須等到完全放涼後再切片。

多出的麵團可以分切成4等份,每份滾圓 (可以包餡不包餡,如果包餡可以直接包入核桃和奶油乳酪)。
     最後
發酵至麵團蓬鬆柔軟後,送入已預熱至160度C的烤箱,烘烤15~20分鐘,做成小餐包或夾餡麵包。

FDSV001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貓伊藍 的頭像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