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1594.jpg 

我的寫作之路,起始自我13歲時那第一次露營。

我家管教很規距,學習向來很忙碌,我每天不是在學校上課,就是在家做功課。
尤其升讀了第一志願的英文女子中學後,生活就變得更加木納、沈悶、嚴肅。

面對這樣的生活,本來是木然不覺察的。

初中二年級的初春,我偶然參與了人生中第一場露營。
那個寒冷的三月,意料之外地冒了一場險、偶遇了一個人。
於我,那是極深刻的震動;從那個新奇的世界回歸常規之後,一切枯燥無聊就變得難以承受。

我的中學生涯一直處於非常壓抑的環境中;
在只拿成績判斷價值的女生世界中,大家爭先恐後,身邊並無誠懇的關係。
於是,參與露營,和一切外面的活動,成了我桎梏生活中唯一的新鮮生氣。
我也第一次經歷人與人之間真實深刻的情感。

外面的世界,每個情境也很獨特、每段關係都很震撼,
我無法忍受自己丟失任何一個極微小的情節。
我非要記下每個眉梢眼角、非要細嚼每段對話、延長每個感動,
回憶的快樂,才能夠填充上學生涯日日夜夜的空洞乏味。


於是我開始寫。
其實那並不算寫作。
那只是非常巨細無遺、極端冗長囉嗦、自以為寫作的流水式記帳。

DSC_1583.jpg 

在第一次露營之後,我隨身帶了一本記事本,上學下課都揹在書包中。
轉堂、小息、午膳時間,我騰出所有間隙,打開這本小小的紅色的硬皮簿,細寫我的「露營記」。
這一下,忽然找到了絕佳的嗜好,讓自己投入整個身心,全力回憶愉悅、排遣枯槁、脫離現實。

然後,我的鄰桌開始留意到我總在埋頭寫字。她問我借了看。
因為寫的是真實的自己,寫的是各種奇奇怪怪的冒險,還有女校裡不存在的男孩子,
同學們非常好奇,班上開始傳閱起我的紅皮記事本來。
我用課與課之間的時間寫故事,而同學則拿課堂時間讀故事;
一到下課,本子就往回傳,我就寫,課又開了,鄰桌就拿了本子看。

我從那一年的春天,一直苦盼初夏。
一到暑假,立刻奔去那家青少年中心,報名參加所有的露營活動。
我需要換氣,我需要刺激,我需要自由,我需要多一點陽光。
而且,在那個年代,這是我唯一可能重遇那個男孩子的方法。

那個夏天,我一次又一次的去露營、去宿營、去日營;
我興致勃勃的在碰擦間學習獨立和相處,我終於發現了生活可以有所期待,
而且,我真的重遇了他。也是自那時起,我深深的建立了感恩和祈求的心。

久候著一次重遇,然後真的讓我遇上,故事卻原來才剛剛展開。
喜歡人、被人喜歡、喜歡另一個人、被不同的人喜歡,原來還有很多新奇。
別人喜歡我喜歡的人、我喜歡的人喜歡我的時候我已經不再喜歡......原來還有很多無奈。
這時寫作變得更加不可或缺,整個暑假我在家的時間都在寫寫寫寫寫,想要把一切都記在心上。

這一切的經歷,一個暑期寫不完,開學了我繼續在奮力寫。
我要寫的文字,一本小小記事本已經盛載不了;
媽媽在報社工作,家中最多的就是原子筆和原稿紙,我寫了一捆又一捆的稿紙。
(多次搬家,我都珍惜的帶著這一大箱稿紙四處遷移。它們現今就在我書架上)

然後,中三的生活開始了。
我由暑假寫到開學仍然樂此不疲地寫故事,而且不知不覺的,
我開始運用寫作抒發其他無法訴說的情感。
我把童年時失去父親的模糊記憶,用想像力寫成了一篇訣別的故事。
那天,中文課堂上老師朗讀了我的作文,全班都漸漸哭起來......
我有些尷尬,因為那多多少少是創作,我覺得好像騙了人家的眼淚。
但是自此之後,我確定了我愛寫、我知道了我能寫,寫作也漸漸的治療了我內心的傷口。

壁報版上開始張貼我的文章,同學們下課後開始借閱我的寫作,老師們開始推薦我去參與不同的寫作比賽。
那幾年,我從校內校外的比賽中得到了許多的獎項,故事創作、中文寫作、新詩創作、文學創作,甚至翻譯都有。
因為這樣,我中三那年雖然理科成績較優,還是決定順著熱愛選定了文科。
因為這樣,我高中選修了中國文學,預科也繼續選讀。

預科那兩年,我的中國文學老師特別愛惜我,古詩宋詞新詩散文,通通都給我很好的評價;
想不到她在其他班級的師妹前也說著我,有時候會有低年班的學妹來借閱我的作文。
預科的中國文學班,就只有7個同學 (英文中學裡中國文學的地位是傳統的低喲),
遇上古詩寫作的功課,我有時想到幾組押韻,只用上一組很可惜,乾脆多寫幾首,順道包辦同學的功課。
這些時候同學們很愛我。中學七年,我直到最後兩年,才有真心交往的同學、真心了解我的朋友。
而這份難能可貴的關係,並不單單來自母校文化中「成績好才會有朋友」的殘酷現實,
我歸因於我心愛的文學創作——因著寫作,我更深入地探索自己、更清晰地表達自己,也讓別人明白我,讓喜歡我的人會喜歡我。

我一直懷抱出書的心願。我一直以為自己會走進大學的文學院。
在我最後選定社會科學時,我的中國文學老師非常的痛心,我也萬分的歉疚。
可是上帝一直帶著我走醫治之路。
中學時,寫作打開了我的內在覺察、醫治了我的童年創傷、陪伴了我度過得戀失戀之間的孤單。
可是我在文字的海洋中太悲傷、太善感。
大學時,醫治他人的訓練,讓我深深的醫治了自己內心的未解之惑。
然後畢業兩年,我出乎自己預計地走進演藝學院,延後了母校給我的碩士學位。
我以為我自行轉換了軌道,卻原來,我從不越過上帝的引牽——
戲劇的修習,修復了我初戀結束的深傷,進而讓我面對我原生家庭的結。
那一年的訓練,讓我重新相信「家庭復和」的初衷,然後才篤定地展開家庭治療的碩士修習。
那兩年的學習,再次帶來許多的改變與治療,連夫妻關係也得到了莫大的裨益。
回看的時候,才看得見上帝之手。

DSC_1656.jpg 

我進入大學之後就漸漸疏於寫作。
初戀三年聚散無常,還算寫下過許多篇到現在重讀仍感震盪的文字;
與丈夫交往打後,安心自在,靈感盡失江郎才盡,一丁字都不再寫了。

在我們決定結婚之後,「人妻」的角色帶來巨大的呼召,
把我從不知道的料理魂召喚了出來,我忽然從 0 到 100 熱烈地愛上料理與烘焙。
愛上是一回事,真的一竅不通也是一回事,於是我在網上大量地閱讀各位前輩的料理網誌。
愈讀愈愛,每道料理背後有生活、有故事——
我渴望著婚後我擁有自己的廚房時,也開一個屬於我的下廚網誌。
就在這個契機之下,我重新寫作。

下廚是我所愛,但其實每天從廚房走回到書房,坐下來寫字,我更愛。
結婚八年多,生活只有愈來愈複雜:持家、婚姻、雜事、親戚、家務、工作、夢想、讀書、小孩......
這八年多,這個網誌、這個空間、這些寫作的時間,就是我慢慢梳理混亂的安靜角落,是讓我心神安定的安樂窩。

最了解我的上帝,一直拖帶著我,在我每一個人生階段,都給了我相應的引領、醫治、保護。

DSC_1593.jpg 
 
我的流水帳式寫作還是改不過來。
這一篇洋洋灑灑寫得長,卻寫不出什麼主旨,真的就是我寫作之路的流水帳敘述。
而寫作帶給我的醫治與陪伴,是我一邊回顧、一邊寫著、一邊領會出來的。

自初中起,我一直懷抱出書的夢想;後來不再寫作,就漸漸放下。
現在,相對文學創作,我比較大可能出版食譜書吧~^^
如果真的有機會,我希望那本書會結集食譜+食物的由來與典故+料理背後的故事+人間的情感+我的反思。
如果真的會有這一本書,我深信那也會是上帝的醫治。給我的,和他人的。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貓伊藍 的頭像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