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E5311.JPG  

還記得許多年前,一位平素少有聯絡的友人因為覺得我是「麵包達人」,於是特地打電話問我:
「伊藍,天然酵種如何做呢?」...
當時的我,不再吃麵粉製品已經兩年大半,麵包製作也因此停工超過兩年,
然而就是從前密密烤麵包的日子,我也從來沒有思考過酵母的「天然 vs 人造」這個議題......
所以,輪到我好奇反問:
「為什麼要自己養酵母呢? 為什麼不買乾燥酵母啊?」
友人說:「聽說會健康一些,是嗎?」友人是典型的為了孩子飲食健康而拼盡全力的媽媽。
「原來會這樣哦?......」當時我還真是沒有聽說過。

回想起來,記得這個電話談的時候,小雨是隻半歲嬰兒。真是遙遠的事...
現在的小雨已經快要五歲了。
這個「天然酵種」的議題,我終於可以嘗試回答了。

延伸閱讀:
我與我的祼麥酸種 Me and my Rye Sourdough Starter
TBKC0954.JPG  

人工酵母 (乾燥粉狀酵母、濕性磚狀酵母),原來近至十九世紀中期才第一次面世,至今只有百多年時日。
然而「麵包」這回事,從遙遠的古文明世界開始,就已經被代代手工製作、代代分享食用,超越千年歷史。

因此,「麵包製作史」的長河中,人們原本就是在用「天然酵種」來發酵麵食。
也因此,製作麵包並不需要依賴商業酵母,也不需要加入糖質來促進人工酵母的活力;
我們可以返璞歸真,回到「​​只要麵粉與水」的神奇麵包世界。

IMG_E5344.JPG
 
「天然酵種」的意思就是捕捉與培養天然存在的菌類——它們存在於空氣中、麵粉顆粒上、水果裡。
因此我們拿麵粉或水果或果乾,就可以培養自家的「野生/天然酵母」。

其中,以麵粉做基礎培養的菌種,稱為「酸種」(Sourdough)。
「酸種」加入麵團中,就可以發揮「發酵」之力,把麵團變成鬆軟的麵包。
由於麵粉就是酸種菌菌們的食物,因此它們不需要吃糖,酸種麵包的材料只有麵粉、水,與鹽。

IMG_5312.JPG 

大家也許會疑問:
如果對於「返璞歸真」這件事沒有追求,而現代改良過的人工酵母又已經不必吃糖,那酸種的優勢還有沒有?
這也是我最初的疑問。

卻就像「工廠批量生產的優格 VS 自家手工培養的奶克菲爾」一樣,
消毒程序+標準化之下的產品風面平面又單一,跟菌種多樣化而且天天不同的層次感,是完全不同的兩碼子事啊。

「麵粉 + 商業酵母」做出來的麵包,要是不加糖與油,白淡的味道幾乎完全可以想像;
「麵粉 + 天然酵母」做出來的麵包,在不加糖不加油的情況下,風味卻每一次都細膩而帶有驚喜感。

IMG_E5341.JPG 

那麼,如果也不在意在麵包中添加糖與油來增加風味呢?
如果「酸種麵包」在返璞歸真、風味層次、無糖無油的層面上都不夠說服力,
尚有一層營養上的意義可以留意。

商業酵母中只有酵母菌;酸種裡則含有酵母菌+乳酸菌。

大家也許有聽說過 (甚至經驗過),小麥 (和很多其他穀類) 是難以被人體完全解構與消化的;
因此,很多人對小麥不耐,或是吃下麵包 (或麵條) 之後會出現腸胃不適、脹氣、胃液倒流等徵狀。
穀物不單本身難被完整消化,而且會妨礙身體吸收其他營養素,因此亦有「抗營養素」一詞的出現。

「植酸」存在於很多穀物之中,會與礦物質結合,令身體難以吸收那些礦物質。
酸種裡的乳酸菌,加上長時間的發酵過程,能夠有效地分解植酸,中和了它的作用,令麵包變得易於消化。

關於這一點,由於我本身沒有吃麵包後不舒服的狀況,無法親證是否如此 (風味的差異則可以大力印證);
不過網路上的分享、研究、報告、文章都很豐富,大家若有興趣,可以翻閱一下各類資料。

對我來說,比「抗營養素」被中和這回事更有意思的,是麵包的「升糖指數」變低了
因為其獨特而長時間的發酵過程、更完整的營份分解,
酸種麵包的「升糖指數」(GI 值) 約為54,比以商業酵母製作的麵包 (GI 值約為71) 較低。


IMG_E5342.JPG

最後,把所有有關理念、有關健康的議題通通拋諸腦後——
回到「烘焙人」最終極的關注:酸種能令麵包更好吃嗎?

是的,它可以。

因為長時間的水合作用、發酵作用,麵粉完整地吸飽水份;
烤出來的成品保濕力很強,不容易乾掉。
而酸種中獨有的乳酸菌,所分解出來的代謝物 (如有機酸、酶質等),
也會令麵包的質感變得更好、老化的程度很緩慢。
這是為什麼酸種麵包放很久都還是一回烤就變好吃的原因。

IMG_E5353.JPG  

把包含著返璞歸真、風味提升、無化學添加、更低升糖、更高營養、不易老化的麵包做法送給大家了~!!

在繼續談「酸種麵包」之前,先來分享「酸種」的做法。
希望大家跟著養起來,我下一篇會寫「基礎酸種麵包」的食譜,到時候一起做酸種麵包喲~!!

IMG_4872.JPG  

祼麥酸種 Rye Sourdough Starter
食譜來源:參考 Joshua Weissman,因為中途的小插曲,
小黑貓另行修改成這個版本~
*切勿直接轉載圖文及食譜~ 如需分享請註明出處~!

材料:

第一天——
全穀黑麥粉......100克
水......150克
第二天 & 第三天——
全穀黑麥粉......50克
中筋麵粉......50克
水......115克
第四天 & 往後每一天——
全穀黑麥粉......50克
中筋麵粉......50克
水......100克

* 有機麵粉不是必須的;喜歡有機可以買,沒有的話也可以養酸種。
* 黑麥粉請使用全穀的 (Wholegrain Rye Flour),養份更多,能促進酵母菌的生長。
* 麵粉任何筋性都可以;另外請買無漂白的麵粉 (Unbleached Flour),以免成品受漂白劑影響。
* 水的標準溫度是29度C。我最初幾天有認真地調整水溫,最後 (直到現在) 都直接用室溫水。
   除非你所在的地方超冷,否則用室溫水 (即使不足29度C) 就可以了。

[我住的城市很冷,因此把酸種放在爐台邊;你看有多少鍋子圍繞它~^^ 不怕冷壞了啊?]
IMG_4926.JPG  

做法:

第一天——
全穀黑麥粉 (100克) 放入玻璃瓶中,倒入水 (150克),拌勻。
用保鮮紙封好瓶口 (或鬆鬆地蓋上瓶蓋),靜置室溫中約24小時。
IMG_4869.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24小時過後,通常只有一點點小氣泡 (或無動靜),不會有明顯的增長,這是正常的,請繼續操作。



第二天——
取出瓶中大部份麵糊,只留70克在瓶中。
加入第二天份量的全穀黑麥粉 (50克)、中筋麵粉 (50克)、水 (115克)。確切攪拌均勻。
用刮刀把黏附瓶身的麵糊撥下去。鬆鬆地蓋上瓶蓋/用保鮮紙封好瓶口,靜置室溫中約24小時。
第三天——
第三天的程序完全一樣:取出瓶中大部份麵糊,只留70克在瓶中。
加入第二天份量的全穀黑麥粉 (50克)、中筋麵粉 (50克)、水 (115克)。確切攪拌均勻。
用刮刀把黏附瓶身的麵糊撥下去。鬆鬆地蓋上瓶蓋/用保鮮紙封好瓶口,靜置室溫中約24小時。
IMG_4870.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第二天也許跟第一天一樣沒有太大分別,也許會有一點增長 (天氣冷的話也可能沒有動靜)。
第三天起會有濃重的酸味,頗為刺鼻。




第四天——
第四天減少原種、降低水份:取出瓶中大部份麵糊,只留50克在瓶中。
加入第四天份量的全穀黑麥粉 (50克)、中筋麵粉 (50克)、水 (100克)。確切攪拌均勻。
用刮刀把黏附瓶身的麵糊撥下去。鬆鬆地蓋上瓶蓋/用保鮮紙封好瓶口,靜置室溫中約24小時。
IMG_4843.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第四天我跳了一次沒有餵養,它還在生存~! 所以不用太擔心,菌們的生命力比你我都強。



第五天——
第五天再次減少原種:取出瓶中大部份麵糊,只留35克在瓶中。
加入全穀黑麥粉 (50克)、中筋麵粉 (50克)、水 (100克)。確切攪拌均勻。
用刮刀把黏附瓶身的麵糊撥下去。鬆鬆地蓋上瓶蓋/用保鮮紙封好瓶口,靜置室溫中約24小時。
IMG_4844.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第五天應該會看到增長了~ 氣泡也會更加大顆、更加明顯;這時酸味會緩和下來。



第六天——
第六天最後一次減少原種:取出瓶中大部份麵糊,只留25克在瓶中。
加入全穀黑麥粉 (50克)、中筋麵粉 (50克)、水 (100克)。確切攪拌均勻。
用刮刀把黏附瓶身的麵糊撥下去。鬆鬆地蓋上瓶蓋/用保鮮紙封好瓶口,靜置室溫中約24小時。
IMG_4868.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第六天的增長會更多更明顯 (大概翻倍,天氣熱的話會更多)。
另外,大約也會看見酸種冒升到盡頭又開始沈降下去的趨勢 (平頂)。



第七天 (及往後每一天)——
第七天——及此後每一天——的「公式」跟第六天完全一致:
原種保
留25克在瓶中,
加入全穀黑麥粉 (50克)、中筋麵粉 (50克)、水 (100克)。確切攪拌均勻。
用刮刀把黏附瓶身的麵糊撥下去。鬆鬆地蓋上瓶蓋/用保鮮紙封好瓶口,靜置室溫中約24小時。
IMG_4927.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從此以後每隔24小時餵養一次,慢慢養成習慣~^^



酸種餵養到什麼時候才成熟,適合做麵包呢?
雖然經過七天的「起種」,酸種已經穩定成長,但距離風味成熟,發酵力充足,還是有點距離的。
請至少養兩週 (14天),冷天的話養到三週滿 (21天)。至於風味上的熟成 (可口程度),則可能去到六個月。


測試酸種成熟度——
目測法1:餵養之後約4~6小時,酸種的體積翻倍。
目測法2:酸種裡的氣泡變得很大很蓬勃,表面也可見一些氣泡。
實測法 (浮水測試):取一茶匙酸種 (取表面的,不要攪拌),放入一杯水中,若酸種浮於水面,則已經可用了。
祼麥酸種.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以上的測驗 (目測和實測),指的是酸種可用的時機 (有發酵力),並非風味的成熟。風味是愈久愈深厚的。



我耐著心,在十四天滿的時候,做了人生第一條「酸種麵包」!!!
在接著的一週,我做了共四條「酸種麵包」
又是另一場探索。一場更廣闊無邊的實驗。
下一篇跟大家分享啊~!!!

UXQJ3567.JPG  

關於「棄種」(discard)。

很多朋友心理上難以越過每天都需要「棄種」一事 (我最初也是)。
然而棄種是必須的,只有這樣「新陳代謝」,酸種才會健康成長,
也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每日以幾何級數上升地花費更多資源來餵養,也避免酸種無限倍增,最後放滿全屋。

網上的「棄種食譜」數之不盡,我就不在這裡詳寫;
大家只要鍵入「sourdough discard」就會找到無數款使用棄種製作的烘焙品——
舉凡鬆餅、瑪芬、長條蛋糕、司康、格子鬆餅、比司吉... 應有盡有。

雖然有些捨不得棄種,可是我也實在無法為了棄種每日再做多一款烘焙品。
如果大家像我那樣,那我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超簡易棄種再用」:

一、偽平底鍋麵包:
直接把酸種的棄種倒入燒熱加油的平底鍋,中小火烙煎,煎至兩面金黃、內裡熟透。拿出來直接吃。
事先聲明啊,這是真的真的不好吃——超酸~! 但我丈夫和兒子都愛... 我也喜歡如此方便地利用棄種。
切成薄成,烤一烤,就變非常可口了。噢對了,它跟咖哩超乎想像地對味,連酸味都有了,優格也不用加。
加鹽、加胡椒、加蔥花、加麻油、加芝麻、加番茄醬起司...... 大家自行創作吧~
棄種再用.jpg

二、酸種薄脆:
直接把酸種的棄種倒入在烘焙紙上面,表面再鋪另一張烘焙紙,拿棍子擀到很薄,進烤箱10分鐘完成。
出爐後撕掉烘焙紙,就是下圖超薄、超脆的小零食——好涮嘴,小心停不下來。
又再事先聲明,這也不會很好吃——當然也是酸的~ 但同樣,丈夫兒子肯吃... 我也高興做~
我懷疑灑個糖或鹽 (或海苔粉、起司粉?) 來調味,應該就會華麗變身。
2022-02-02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貓伊藍 的頭像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