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去年母親節,我們在封國封城百無聊賴之中,買了一台義式咖啡機做我的母親節禮物。
說是給我的禮物,倒是丈夫玩得不亦樂乎;
從那以後,丈夫每天早上都恆常地製作咖啡。
雖然儼然成為了他的禮物,我每早等著喝手工咖啡,也算是樂享其成。
從家裡帶著移居的心愛廚房好幫手,只有 Maxx 一個 (是的,連大象都留下來了...);
因此,這台咖啡機成為了我移居在外的第二位廚房小助手。
一直都很想為這個新朋友寫一篇文章,居然一等就等了一年。
現在,趁著它進駐我家一週年,來一篇遲到的開箱和試用文吧~!
(小黑貓不寫商業文章,只談生活感覺,所以我會盡量不提廠牌與型號,也許照片會拍到,大家見諒~)
話說移居之前,大黑貓先生從來都沒有喝咖啡的習慣,
而小黑貓雖在兩年多前開始喝咖啡,也都是隨便喝喝,連咖啡的基礎知識都沒有,也喝不出好壞。
(關於我們的咖啡之路,下次另開一篇來分享,不然這一篇會寫到天荒地老)
兩隻本身不懂咖啡的貓,居然手癢想買咖啡機——
是因為澳洲明明是(喝)咖啡的大國,封城以來,我們竟是半口咖啡都沾不上嘴唇,真說不過去~ (什麼鬼理由)
也是因為總要找門手藝來研究,要不然,適應困難 + 荒山封鎖 + 疫病流竄,會令人發瘋。
因為什麼都不懂,原本是打算買一台「膠囊咖啡機」的——
即是可以繼續什麼都不懂,只需要把咖啡膠囊投入機器中,按一下按鈕,就等著喝咖啡。
可是......「膠囊咖啡機」我從前家裡就有呀 (那個再三叫我們什麼都不要帶著移民的壞蛋,快給我站出來受靶!)。
而且都說學點新東西,買「膠囊咖啡機」不就只是徒添一台自動化裝置而已嘛...
最重要的是,一上網找「膠囊咖啡機」,一定會看到超多文章說它們如何不濟,說「義式咖啡機」有多好......
最後的考慮關卡,在於「膠囊咖啡機」超快速就有咖啡在手,「義式咖啡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喝到一杯。
身在澳洲,天長日久的,還有什麼時間要趕呢?
我們想像,即使將來要上班,沖製咖啡的時間還是有的。
而且對我來說——本來就是想要「慢活」。
這幾年,一直在修習靜觀;如果把製作咖啡的工序、步驟、時光,看作靜觀之一,該有多美好。
就是這樣,我們兩隻傻貓,決心走上義式咖啡之路~!
話說找著這一台「義式咖啡機」,我們無限歡喜~
既不是便宜但機能過簡的,也不是太高端而昂貴不菲的;
它的功能,剛剛好滿足我們的設想與需要。
我這個小女子,偏是喜愛強大的力量;「大哥」跟 Maxx 一樣,擁有龐大馬力。(遲些解釋它的名字)
高壓義式水泵、高壓蒸氣噴射、低壓前置注水、穩定電子控溫、鋼製錐形研磨器... 都叫人喜出望外。
就算是咖啡盲,都可以沖製出義式濃縮咖啡~
而且它也有為高手設想,所有尺度都可以客制化——可以隨個人喜好調整的水溫、研磨粗細度、咖啡粉份量...
即使將來愈來愈熟練,機器也不會顯得兒戲;這是我最愛的一點。
關於「磨豆器」——
我心愛的 Maxx 其實設有研磨咖啡豆的功能;我的確想了幾想,到底是不是單買咖啡機就好。
後來研究了一輪,原來以金屬攪拌器來打磨咖啡豆,並不是釋放咖啡風味的最佳方法!
我這就很安心的決定要買連磨豆器的咖啡機:既然認真喝咖啡,就要認真到底,不要用不合適的方式;
不過其實,更多是心疼最愛的 Maxx——天天用它來打磨咖啡豆,會不會傷了我的寶貝刀刃哦??
「大哥」是連磨豆組件一體成型的,既不用另買研磨器來磨咖啡豆,也不用多花一個位置與電插座。
「大哥」的研磨器真是很好用:容量很大,有密封的軟邊蓋子,安裝和卸下都只要單手扭一下。
磨出來的咖啡粉,也非常均質——而且有12個粗細度的選擇!! 真是有夠玩很久。
關於「奶泡棒」——
研究之下發現,咖啡機的「奶泡棒」分兩種。
簡易操作的:怎麼打都會打得到奶泡,但質感不好,跟咖啡店的會很有很大落差;
專業操作的: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練習,但質感可以做得非常好,媲美商業用機。
「大哥」配備的「奶泡棒」,是專業用的...... 雖然,我們什麼都不會,還是期待又歡喜!
(也是同一個理念:若只有簡易的奶泡棒,很快就會不滿足哦~)
不過,我是個對奶泡頗為無感的傢伙,擁有了「大哥」這一年,只是用了一次奶泡棒 (我自己都覺得不可輕饒...);
倒是丈夫孜孜不倦的超級喜歡挑戰打奶泡這回事,就算時間很趕,還是會跑去玩泡泡~
另一個心愛的地方是——它是大小黑貓最愛的全金屬機體 (跟心愛的 Maxx 一樣呀!)。
(呃,我們二貓對於金屬制的機器非常偏心)
以這樣的價格,能買到全金屬的磨豆器兼咖啡機兼專業奶泡棒,真是撿到了~!
機體有6個按鈕:
最左邊的是開關。首先按下,小燈就會閃爍,機器開始預熱。
接著的是粉量的調校 (研磨的粗細調校在機身之側,照片中看不見)。
第三顆按鈕是「單份」與「雙份」咖啡粉的選擇 (自從開始喝起雙份 espresso,就回不了頭喝單份...)。
第四顆按摩是自訂的行程;右邊兩鍵,就是「單份」與「雙份」水量的選擇。
以一台如此複雜的機器而言,整個操作真是非常非常簡單直接。
中間的錶面是壓力計。
每次壓咖啡,都像是玩遊戲、做測驗——到底這一次的咖啡,達不達到壓力標準啊? 真的挺好玩的...^^
(咖啡粉的粗細、水量的多寡、水溫的高低、粉量的多少、手力壓縮的輕重... 全都會影響實際沖製時的壓力)
不懂這一堆? 完全沒問題!
這是「大哥」其中一個吸引力——它是一台雙重設計的咖啡機:
既有簡易配備,適合新手/咖啡盲入門;同時有另一組配備,待學藝精進時可以晉級挑戰。
「大哥」配備四個咖啡粉濾器 (filter),左邊兩個是「單壁」的 (single-walled),適合全手工的製作;
右邊兩個是「雙壁」的 (double-walled),適合像我這樣又懶又不想學習又孺子不可教的咖啡白痴。
它們四隻小杯杯,在機體之內有藏身之處喲~!!
真是非常貼心的設計~
箱子裡,也配備了很多小工具,包括讓咖啡粉量精準無誤的刀片小幫手~
還有一套清潔小工具~
底盤有清空提示——「請你清空我~!」——我覺得好可愛!!
它是個小小的浮標,隨著底盤裡的水位慢慢上升,直到冒出它的小洞~^^
機頂的這個地方,是暖杯之處~
等著機器預熱的時間,杯子們也暖和起來;
剛壓出來的、熱氣騰升的咖啡,就不用落在冷冰冰的杯子中,被瞬間降溫了~
買的時候,因為母親節優惠,減了我們100大元;
隨咖啡機又附送了一隻同品牌的鋼製奶泡杯!
這隻小東西若要分開來買,還真是頗貴...
買了有奶泡棒的咖啡機,當然沒理由不備奶泡杯,於是也是如獲寶貝般開心~
後來去取貨的時候,又送了另外50元的現金券,讓我買了另一台廚房小電器。
之後竟然還有贈品——郵差叔叔分三次把大包小包的優質咖啡豆放在我們家門前~!!!
這持續供應的咖啡豆,喝到現在,才用到最後一包 (而且還送了一包給人) (是的,我們一整年沒有買咖啡豆~!!!)。
多謝你,親愛的好朋友。
這一年的陪伴,見盡了我的高低起伏、給予我許多的暖流和力量;
這一年來,你讓我們被困山中的生活有些樂趣、讓我們搬家後找著日常、讓我們生活大斷劇變之時,有些依歸。
- May 15 Sat 2021 11:21
義式壓縮咖啡機 Espresso Machin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