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LD8221.JPG  

請從「澳洲求職記.第二回.開場白」看起~^^

============================================

:+: Take 4——下班後,去吃麵包吧! :+:

上段說到,寄出醫務社工申請書的隔週,我又按著自訂的步伐,做好了下一個申請。

這一次,對方機構回覆超快:我在週六寄出申請,對方在週一就聯絡了我,確定了工作面試日期。
所以以實際次序來說,這是第三回合。

約好的面試日期,遠在三週之後;
無形的壓力,慢慢累積起來。

當時,繼接近成事的合作關係莫名泡湯、一心期待的衛生局輔導員申請直接落空,
這是我連敗兩仗之後的下一個嘗試。
而上一份醫務社工的申請,我寫完就直接拋於腦後,
一方面自己不感興趣,並不期待,另一方面覺得都是衛生局的部門,應該同樣沒有音訊,
所以,當時面對這一個面試,感覺是「目前剩下唯一的機會」(如果不成,又要收拾心情再寫申請... 哎哎...)。

這是一家天主教區轄下的社會服務機構,叫做「瑪麗米德」,而我應徵的是「家庭及婚姻輔導員」職位。
當首兩回合的失落慢慢淡化,我漸漸留意到,其實這個職位,很符合我尋找中的崗位耶......
我不會再為私人公司效力,也對政府工作沒有幻想,其實走進非牟利福利機構,是合適的下一步。
而以社工的身份,能夠不做福利統籌的範疇,專注做心理輔導的工作,對我來說是一種幸福。
在輔導的範疇中,家庭輔導與婚姻輔導雖然比個人輔導難很多,卻是我心底的召命、一向的興趣。
這一次,不是非常吻合的崗位嗎?

嗯... 壓力愈來愈大了啊。

面試前兩天,我想嘗試做些準備,打開「瑪麗米德」機構網站,從幼兒服務到老人服務分支超多,根本看不完耶...
面試前一天,還是覺得要做點準備才去啊,不要又來打「天才波」,卻整理不出任何頭緒,不知道準備什麼才好。
回想起來,這些都是我感受壓力時的狀態。
回想起來,這些「不知道怎麼辦、什麼都做不來」其實正正就是我在備戰時的感覺。

面試當天,開車去到未曾去過的小區,把車停泊在機構的私人停車場——
哇... 建築物以外,獲政府批出這麼一片土地可以放置自家停車場,機構的規模應該不小吧。
關了引擎,我少有地在車子裡先祈禱,才踏出車外。

走進建築物:有種非常熟悉的、非牟利機構才有的感覺。
是我前半生一直服務、一直處身的空間,是一種「中心」的感覺,而不是「公司」或「診所」。

由於早到了,我在大堂 (心理上) 等了好久好久。
因為很緊張,完全沒有坐下來過,一直站在窗前陽光下,直到被接待處小姐問:「你很冷嗎?」

一位中年的金髮婦人從辦公室走出來——她是輔導部門的經理——打招呼之後,領我走進一間小房間。
房間中已經坐著另一位有著南亞血統的年青女子,她是輔導服務的總監。
大家寒暄之後,就進入問答環節。

一開始就有點失利——
第一題是「請自我介紹」。
這明明是超級「大路」的問題,但也是近年我少有聽見的問題。我居然相當空白,一時間沒有腹稿。
第一個念頭,想分享自己的文化背景;不過已經移居四年多,新移民的身份,不該繼續成為最強烈的身份認同了吧?
不如,分享專業上的自我介紹? 這是這樣,內心扭了幾下,腦海轉了幾圈,才開口述說自己的專業背景。
第二題是「你對機構有何認識」。
哎呀! 同樣,如此「大路」的問題,也是相當舊一輩的、近年已沒有聽到的問題,我又一次沒有心理準備。
如果在華人社會,我知道機構會想聽到類似「久仰機構大名,很想進來成為一員」的一大堆好話,
但西方社會流行這一套嗎? 而我也不是拍馬屁賣乖的人哦... 於是有點吃力地吞吞吐吐地分享了一番。
不過,從對方的回應看來,似乎只是想確定應試者知道這是有信仰背景的機構,確定沒有問題。

接著,有關輔導、有關個案、有關臨床經驗的問題,都相當具挑戰,
每一題都要求我提出過往實際做過的個案做例子闡述,包括整個做輔導的過程、理念、手法、遇見的困難、解難的辦法等等。
即使有點艱難,卻也真的是我日復一日的工作、我的理念,
說著說著,慢慢上了軌道,愈說愈流利;
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兩位女士奮筆書寫,一直記下我講到的重點。

不過最神奇、最意料之外、最搞笑的轉捩點,是從「個案工作」轉到「小組工作」的一刻。
她們叫我談談我的「治療小組經驗」。
忽然之間,我一點都不緊張了。
忽然之間,收緊了好久的全身肌肉,全部伸展開來。
我清楚感覺到自己的臉頰放鬆、眉開眼笑,忍不住脫口而出:「哇啊,我真的很愛開小組呀!」

然後我就滔滔不絕起來。
她們愈聽愈入神,當我講到我從前舉辦「麵包工作坊」——以手工麵包烘焙來推動個人內省、關係復和,
剎那間炸開了鍋,兩位女士兩眼發光、拍案叫絕 (這不是誇張的修辭手法)、大聲讚好,同時加入討論。
一下子,我們三人不停在說話,應徵者與面試員的距離慢慢消減,氣氛非常熱鬧。
我也很訝異,我的小小創作能讓她們那樣驚奇;
甚至,後來已經在問答打後的問題了,經理還會突然一臉奇妙地再回頭讚嘆:
這個麵包小組的意念,真是太可行了呀! 不是嗎? 怎麼我們之前沒有想到過呀?

面試尾聲,她們說,下一步是「推薦人查核」,會分別發信給我的兩位推薦人。
總監笑著說:「這一個步驟通常若是等好久的話,都是推薦人未覆,不是我們的錯啊~」
然後轉頭問經理:「你明天的日程怎樣?」
經理立刻回答:「我明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會寄出問卷給推薦人。」
我說,我會通知推薦人,請他們留意郵箱。
經理點點頭,說明天寄出推薦人查核之後,會立刻通知我,讓我請推薦人盡早回覆。
面試完結,總監說:「啊,說完真的很想吃麵包! 今天下班的路上要去買麵包回家了。」

我在離開的路上,就立刻聯絡了我的恩師,和我的前上司。
時值北半球的暑假,恩師正在英國享受天倫,回覆我說,他在放假呢;而我,還是厚著臉皮照樣拜託了。
我從前在求職時有個小習慣,就是面試完結後會補上一封感謝信。
回家坐在電腦前撰寫的時候,才發現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做了。
我放棄了從前文縐縐的公函信件文筆 (在香港時寫的英文信,都是繁文縟節、正經八百的;在澳洲這樣寫會嚇到對方),
只是簡短地表達了對面試機會的感謝、表達了對這個工作崗位的興趣,
收筆時,不忘加上一句:在結果尚未出現的此時,下班後先享受好吃的麵包吧!

翌日早上,經理寫來電郵,說推薦人查核已經寄出。
就這樣,我緊緊張張的等待著。等待著。
我沒有再寫求職信。
回想起來,我每次遇上真心喜歡的工作、每次覺得有機會成事,就會堅持等待著,不再另作申請。

週末過去,新的一週又來。
一直佇候著、佇候著。
可是,又到了週末...
超過一個星期了......
出於面試時熱烈的氣氛,和對方即時向推薦人發出查核、一刻都不想多等的態度,
我有點覺得這一次的結果會來得頗快。
所以,超過十天的時候,漸漸覺得凶多吉少。
我很心焦,卻又不敢追問恩師 (人家就說了在放假嘛),更加不敢追問前上司......

又一個週一。
我正在準備前往衛生局的工作面試,心裡懸念著這一份申請的結果——
如果不成功,那真是命運所定,我要成為社區照顧部的醫務社工了嗎? (到底是有多不想......)
我咬咬牙,就算尷尬,還是開口問問推薦人吧! 
恩師回覆說:「我當天就立刻回覆了呀! 還是超過十題的長問答耶!」我連聲道謝不迭 (老師對不起,我也真心很不好意思啊)。
前上司也回電郵給我:「是的,約了今天中午談電話做推薦人查核。」
啊! 原來是這樣! 
我一方面放下一點心:畢竟只是還未完成推薦人查核而已;
另一方面又不放心:為什麼上司選擇不填問卷而談電話呢? 有什麼要說嗎? 會支持我嗎? 還是會斷送我呢?

星期一中午,我出席了衛生局的工作面試;面試完結前,部門經理說:將會在星期末通知結果。
我心裡默默說:瑪麗米德,請你一定要在那之前通知我啊...
那天下午,我收到了來自「瑪麗米德」那位經理的電郵:
「我們希望錄取你」。
我的心微笑了。

(待續)

延伸閱讀:
回想起來,這是我第二次以麵包贏取工作錄用啊~!! 上一次的故事記在這一篇中:
麵包演講——巧克力合桃麵包 Chocolate & Walnut Bread [直接法]
P82474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貓伊藍 的頭像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