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E1307.JPG  

=============================================

原食譜創作於2016年12月,刊於2018年11月。
2021年11月重新製作,更新照片。

=============================================

P1075416.JPG 

我想我是時候跟大家解說一下,為什麼我老是在寫 N 年前的料理 & 烘焙。

首先,我偏愛廚房馬拉松。
新婚那幾年,我在廚房一站就大半日,一天可以端出來七種烘焙到餐桌上。
到了現在,正餐跑不掉了,遊戲廚房的時間大大減少,
然而一手相機一手鍋鏟的本領 (其實是同一隻右手),卻已練就成平常功夫,
所以反而煮得愈多、拍得愈多:一天下來,早餐的餐點、飲料、午餐的一人料理、BLW料理、下午茶的點心、晚餐的鍋物、額外做的烘焙品,林林總總怎止七樣。

IMG_1308.JPG

而我寫一篇文章,不算煮食與拍攝的話,
第一個步驟是「過相」,把相片檔案從相機轉移到電腦;
第二個步驟是「分類」,把成千相片各歸各檔 (當中還有很多不涉料理的照片);
第三個步驟是「修圖」,把相片刪剪、挑選、光暗色溫修補整齊;
第四個步驟是「組合」,把整個料理過程的照片,編輯成一張張「步驟圖」;
個步驟是「匯出」,把修圖完成的照片與步驟圖傳送到電腦歸檔,好好保存;
個步驟是「上傳」,把選定的封面圖、封底圖、步驟圖、剖面圖上載到格子;
第七個步驟是「寫食譜」,把上傳的照片放入文章頁,根據手寫筆記仔細寫出食譜、備註;
第八個步驟是「寫故事」,把當下的心情、或食物背後的故事、或食物的源起與歷史,撰寫分享。

所以,上文想表述的,是為何我總是在「追日記」的第一個原因:
料理&烘焙超高產量、修圖與寫作超級慢工。

PC173652.JPG 

我也不是在盲目地「追日記」。
曾經,這個格子初開之時,的確是記錄每日的煮食的
(所以再醜的照片、再無稽的配搭也都會放上格子,現在看來真的很可愛又可笑);
很快,隨著料理照片的迅速累積,我就開始選擇地寫。
幾年下來,沒有被寫到的料理圖檔,就累積到400個以上。

為什麼我會知道?
因為兩年前 (是啊~ 這就兩年了~!!),我家發生了非常慘烈的「照片遺失案」,
損失的,就是這400多個項目的照片檔。
搶救不成,400個料理紀錄付諸東流;
但手機中尚有一些、電腦後備硬體又有一些,零零星星整理下來,
撿到了幾十個倖存的料理項目。
懷著疼惜又悲傷的心情,我決心把這幾十個倖存者,
「一個也不能少」地全部呈現在格子上,以紀念其他陣亡的兄弟
所以,整個懷孕期,我義無反顧地瘋狂寫作那幾十篇食譜和文章,終於完部清盤。

這是我「追日記」的第二個原因:因為已經失去了很多,所以更加想保存僅有的。

延伸閱讀:照片遺失案」
重新來過——烤藍莓起司蛋糕 Baked Blueberry Swirl Cheesecake

PB273470.JPG 

然後,如果大家記我得,懷孕期最後三個月,是我瘋狂料理+烘焙的日子。
我入院生產那天的早上,還在為第163項烘焙在拍完成圖。

而今回看,那個階段頁頁皆珍貴,每個項目,我都記得是在什麼心境下製作的。
因著這份珍愛,又忍不住地想——把懷孕期的所有作品,也全都呈現在格子上吧~!
事實上,那163樣料理+烘焙之中,已經上載了124項,只差39項就完滿了。
你說,這是不是真的讓人很想完成掉??

但最重要的,不止情感因素和偏執因素。
當時懷孕中,就是一心深信生產之後再無下廚之日。
於是,簡直像「遺願」一樣,要把所有——我意思是所.有——
所有好吃的、愛吃的、道地的、經典的、特色的食品,全部做一遍。

因此,懷孕期的相片檔案中,有許多珍貴的基礎食譜照片:
基礎蛋系列 (水波蛋、荷包蛋、炒嫩蛋、歐姆蛋、法式蛋捲...)、
義大利經典紅醬 (香草番茄醬)、班尼迪蛋、約克夏布丁、慢烤羊膝、
手工荷蘭醬、手工美乃茲、手工麵條、手工義大利麵、古法千層糕、
艾草紅豆大福、杏仁豆腐、燒賣、雲吞、三杯雞、蛋餅卷、
基礎司康、基礎曲奇餅乾、英式乳脂鬆糕、法式櫻桃布丁......
很多很多,都讓我有「這一道怎能不PO出來呀?」的感覺。

這是我「追日記」的第三個原因:很經典、很必須,所以真的要跟大家分享。

延伸閱讀:懷孕後期的瘋狂
最後衝刺——蜂蜜紫薯花紋吐司 Purple Sweet Potato Braided Loaf

P2288329.JPG 

好了,說了那麼久,來看看這個例子——
司康耶~~~SCONE~~~!!!!
是傳統的、經典的、美味到不得了的英式司康耶~~~~!!!!
如果把這樣扎實又道地的食譜捨棄不PO,真的會有「對不起大家」、「對不起自己」、
「對不起這塊已經給吃掉的司康」的感覺......

所以... 結論是,我還是很想把那些陳年但很重要的食譜慢慢逐一送上來啊~!!

P1075330.JPG 

說來也讓我匪夷所思,我是那樣的心愛英式下午茶,
司康這回事,前前後後已經做過十多款了,
格子上卻那樣少有PO出司康的食譜,多年來,竟然只有一篇醜醜的全麥司康......

延伸閱讀:唯一的、醜不拉嘰的全麥司康
英式午茶鬆餅 English Scone

  


所以啊......
好了,我為自己辯護完了。
大家,來,圍過來,我們吃司康、喝午茶吧^^~~~~

PC173654.JPG 

原味司康 Original Scones
食譜來源:小黑貓綜合、比對、整理N個傳統食譜,並實作N次之後的敲定版
*切勿直接轉載圖文及食譜~ 如需分享請註明出處~!

材料:(4個)
低筋麵粉......100克
鹽......1克
糖......15克
泡打粉*......1茶匙
奶油......25克
雞蛋......1/2顆 (約25克)
牛奶......25克 + 少許 (飾面用)

* 小黑貓努力做出了這個容易記的傳統司康公式,送給大家了:
   「100 + 25 + 25 + 25 + 1 + 1 + 1」
(100克麵粉 + 25克奶油 + 25克牛奶 + 25克雞蛋 + 1克鹽 + 1湯匙糖 + 1茶匙泡打粉)

* 原味司康實作了好幾次,覺得泡打粉較少、口感較扎實的司康,比較合我口味。
  封面圖、第五幅圖(烤盤上的司康)是傳統比例的泡打粉 (1茶匙);
  第二圖、上圖、下圖(報紙上的司康)是較少泡打粉的版本 (1/3茶匙)。

PC173651.JPG  

做法:

奶油切成小丁,放入冰箱中保持低溫(圖一)。雞蛋打散,加入牛奶拌勻 (圖二)。
麵粉放入盤中,加入泡打粉、鹽、糖 (圖三),混合均勻 (圖四)。
手工製作:
冷奶油丁加入乾粉中,
用指尖迅速地將奶油搓揉進麵粉裡 (圖五),成淡黃色碎屑 (圖六)。

機器製作:
把乾粉類和冷奶油丁放入攪拌機 (圖七),攪打約十多秒,成均勻淡黃色碎屑狀 (圖八)。

007.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Rub-in」的成品要像粗顆粒的麵包糠 (Breadcrumb,或譯麵包粉)。
     顆粒大小粗粗細細的沒有所謂,反而不要過度操作,使奶油融化。
奶油切須要冰冷。如果用攪拌機,我會把奶油丁冷凍。如果手工製作,則冷藏即可。



蛋奶液倒入奶油麵粉中 (圖一),用手混合 (圖二),至僅成麵團 (圖三)。
工作桌面灑上麵粉,移出麵團 (圖四),
擀壓成約1吋厚 (圖五)。
將麵團左邊及右邊分別向中間折疊,成三層 (圖六),再次輕輕擀壓麵團 (圖七)。
第二次將麵團上邊及下邊折疊向中間 (圖八),輕輕擀壓成約1.5吋厚 (圖九)。
0071.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司康美味的重點是Flakey、Short (偏乾的酥鬆)。
     所以混合時一定不可反覆擠壓,更不能搓揉,麵粉一旦拉出筋性,司康就會硬實不鬆。
     看見材料僅僅成團,就要停止操作,以免過度混合。
另外,為了做出偏乾的酥鬆質感,蛋奶液可以不必全部用完,
     邊加邊混合,只要麵粉剛能成團就OK,那樣麵團就會比較乾,成品就會比較酥鬆。

有關這個折疊工序——我的立場是不需要。
     我做過有折疊的、沒有折疊的原味司康,結果成品根本沒有分別。

如果仍然會選擇折疊麵團,擀壓時務必輕柔,不要死力壓,否則成品一定不鬆。



以圓模切出小圓形麵團 (圖一),放在鋪墊烘焙紙或錫箔紙的烤盤上 (圖二)。
表面刷上一些牛奶 (圖三),送入已預熱至200度C的烤箱中,烤約15分鐘 (圖四)。

0072.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司康膨脹得漂亮的小秘訣:圓模直直的切下去,直直的拿起來,不要旋轉。
     如果切割時擰來擰去,周邊就會因擠壓而變形、被壓實,加熱時會膨不高。

麵團表面也可以刷蛋液,或不加飾面。


下面是不經折疊的司康麵團:
混合材料至剛剛成團 (圖一),輕輕用手或擀麵棍推壓至約1吋厚 (圖二)。
以圓模切出小圓形麵團 (圖三),放在鋪墊烘焙紙或錫箔紙的烤盤上 (圖四)。
表面刷上一些牛奶 (圖五),送入已預熱至200度C的烤箱中,烤約15分鐘 (圖六)。
0073.jpg 
小黑貓嘮嘮叨叨:
只要蓋模的時候直下直上,泡打粉下得足,司康就會膨脹得很美,口感也很鬆。
     折疉的步驟是可以略過了~^^

一些傳統司康的食譜,是無蛋製作的。
我也找了許多資料,並
參考英國 BBC Good Food 中多個傳統食譜,得出另一個公式,給大家參考:
「4:1:2:1/2:1/4」
4安士(113克)麵粉:1安士(28克)奶油:2安士(56克)牛奶:半安士糖(14克):2茶匙泡打粉


延伸閱讀:我對英式下午茶之愛
「英式下午茶」情意結.我心愛的太太飯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貓伊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