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139739.JPG      

咖哩的世界那樣浩瀚,你愛吃哪一個國家的咖哩料理?

泰式咖哩是大黑貓先生非常愛吃的咖哩流派,同時——你大概也猜到了——是小黑貓最不愛吃的。
對小黑貓來說,運用乾燥香辛料製作的印度咖哩充料暖香風味,非常讓人著迷;
所以,對於運用新鮮香辛料做的泰式咖哩,總是吃不習慣,覺得有點青、有點嗆~

不過,隨著婚齡日長,順著大黑貓的口味上泰國館子的次數日多,豁出去點泰式咖哩吃的次數也漸漸多了,然後忍不住動手自己做泰式咖哩的經驗也慢慢累積了,終於,我在家中嚐到了會讓自己微笑的泰式咖哩料理~ 非常開心。

PB139745.JPG

在泰國本土,咖哩並不是用色澤來區分和命名的,種類也有很多;
不過在泰國以外,較為外國人所熟悉的,就是以三色區分的「紅咖哩」、「黃咖哩」、「青咖哩」。

這裡,我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泰國的咖哩,之後再專文撰寫每一種咖哩的做法。
泰式咖哩 (拼音是「Kaeng」) 的特色是使用新鮮的香辛料 (而非乾燥的) 來製作;
主要的香辛料包括辣椒、南薑、香茅、紅蔥頭、香菜、蒜頭、洋蔥、蝦膏等,
視不同的咖哩,會使用紅或綠辣椒,以及其他香料如豆蔻、茴香、薑黃、胡椒等。

PB139748.JPG

製作泰式咖哩的基礎步驟是這樣的:

第一個步驟,是用研缽和研杵把各樣新鮮香辛料研磨成咖哩膏 (Curry Paste)*。
然後,把咖哩膏和一些椰漿倒入鍋中大火煮,煮至椰漿油水分離——
以那分離出來的椰油,把咖哩膏裡的香辛料燒出味道和香氣。
之後,就可以視乎想要的濃稠度,把更多的椰漿倒入鍋,並加入肉類和蔬菜煮熟。
起鍋前,加入椰糖和魚露調整鹹甜;盛盤後,加以檸檬葉、香菜、辣椒,或金不換(泰國品種的羅勒)來裝飾。

*咖哩膏可以由原材料開始自己研磨。
  不過,如果不是常做泰式咖哩,我不建議逐樣原材料去尋找和採購(容易買到的和配好一包賣的除外),
  一來放太久用不完會浪費,二來把料理變成太複雜的事也會減低下廚的動力,三來好的品牌所配方的香辛料比例非常捧~
  建議選購成份天然的咖哩醬,成份表上都是可辨認的食材,而非一大堆古怪的化學名稱,就可以安心使用~ 跟自己採買原材料無疑喲~

PB139740.JPG

「青咖哩」特殊的青綠色,來自材料中的綠辣椒。
這道咖哩源自泰國中部,泰文拼音叫做「Kaeng khiao wan」。

PB139720.JPG

「紅咖哩」(Kaeng phet) 的紅色來自材料中的新鮮紅辣椒和乾燥紅辣椒。
雖然也用上辣椒,紅咖哩因著甜味的中和,比青咖哩辣得溫和一點。

PB129682.JPG

「黃咖哩」在泰國叫做「Kaeng kari」,很有趣,字面翻譯就是「咖哩咖哩」。
黃咖哩的黃色來自薑黃,辣椒的用量相對少得多,是三種咖哩中最溫和不辣的。


泰式咖哩+藍飯.jpg

由於製作泰式咖哩總是要用上椰漿,我喜歡在家中儲備「椰漿粉」。
若是一大罐一大罐的買椰漿扛回家,揹起來既沈甸甸,開了罐又擔心用不完;
乾燥的椰漿粉則好方便:輕巧、平宜、省空間、不易壞、用多少開多少。
(還可以用來做蛋糕餅乾喲~!)


PB139732.JPG

在泰國旅行的時候,大小黑貓還在著名的泰菜餐廳見識過一道招牌菜「藍飯」。
那是用泰國特有的香草植物「蝶豆花」的天然深藍色色素,染在白米上的效果。

(「蝶豆花」可以泡出藍色的茶,做出藍色的甜點^^。有興趣可以參考「彩虹果凍」~)

後來,我們在泰國的超級市場看見有藍色的米在賣,而且不貴,更是發芽糙米,好開心噢~~
(同場還有紅色米、黃色米、粉色米、青色米、綠色米、紫色米......大家有心思可以做彩虹飯~!)
blue rice.jpg

回來之後煮藍飯,都幾乎捨不得洗米......一泡一掏,顏色好容易掉啊 (圖一、圖二)~
放入飯煲(電子鍋)中 (圖三),像白米一般煮(水量加多),就成了神奇藍色的米飯啦 (圖四)~
blue rice1.jpg  

吃起來沒有特別的味道,是正常的米飯喲~^^!
用它來配搭泰式咖哩吃,特別有道地的感覺~
把旅行的歷奇和喜悅,一直延伸到生活中!!
PB139738.JPG

介紹文先寫到這裡,未來幾天我會逐一為大家端上泰國的咖哩料理喲~!! 敬請期待~ (連結等幾天就能用了^^~)

延伸閱讀——
泰式青咖哩雞肉 Thai Green Curry with Chicken  
泰式紅咖哩鴨胸 Thai Red Curry with Duck Breast 
泰式黃咖哩大蝦 Thai Yellow Curry with Prawns  

PB13975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貓伊藍 的頭像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小貓伊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