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5014.JPG  

這趟旅行,有種深藏的、深層的感動,讓我久久不能平伏、念念不捨淡忘。

我甚至一直沒法執筆。
這些感動的畫面與時光,太立體、太多重、太複雜、太動心,根本寫不出來,寫了出來又失了真。
但又捨不得不寫下來。

從日本回來兩週了。
我仍未找到日常的步調。
這當然也關於我祼辭之後去旅行,回來後連上班的約束都沒有了。
這也當然關係到我臨行前忽然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以致好像無所事事,其實有龐大而艱難的工作天天在等我。

可是,這份未能落地的如夢感,也還是關於日本之旅帶給我的感動的。

============================================

籌劃超過一年、期待超過一年、對我和我的移居之路有著劃時代意義的大旅行,
一如期待的美好——不對,它的實現,既呼應了我種種的期待,更超越了我所期待的。

極愛旅行而久未旅行的我,重新接觸生命中最愛重的空間,內心如煙花盛放,落下之後,夜空猶有光影。
我記得十多年前從蜜月旅行回到婚後的新家,我把那個旅行列作「最快樂的旅行」——
一定是我被幸福沖昏了頭,一切瑕疵都看不到,完全想不起任何可惜或挫折之處,因而夢幻般快樂。
十多年後的這一趟旅行,第一次讓我重複經驗那種超現實的完美感,
意外地與當年的蜜月旅行並駕齊驅,成為生命中的極致美好。

======================================================

我的日本之旅是一趟「三部曲」,由三段全然不同的旅行組合而成:
第一段與愛友重遇,同遊東京,共住三晚;
第二段是個人獨旅,遊走山形縣和宮城縣,八天七夜;
第三段會合丈夫小孩,一起去北陸跟高山,九天九夜。
能如此一次滿足三個旅行願望,也是難以置信的奢侈。

這個特別安排的緣起,在「離開的決心」一系列故事中有談過,這裡就跳過去。
這一年多以來,我與我的好友 C 一起夢想著它、我在內心熱切地盼望著它、我和我的丈夫與小孩快樂地談論著它。
即使旅程未曾實現,它已是我在逆境中堅持下去的希望、是我平淡無聊中的喜悅、是我的強心針。

所以,這也像是跨度超越一年的大旅行。

02B3293C-AA9A-47E7-A32C-645A7571566C.jpg  

【最浪漫的約會】

上一次與好友重聚於香港,相見短暫,我們臨別時開玩笑說:下一次,在日本再聚吧!
這個玩笑,成為了我們的想像、進而成為了我們的約定、再成為了我們的期盼。
同步地、專心地、輕鬆地,我們花了一年多的時光,實現了這個願望。

同遊的四天,午後才相見,午前就再別;無論如何共聚,還是太短暫了。
別後細想,好友從香港飛去,我從澳洲飛來,如此遙遠地重遇於異國,把天涯海角拉近,這真是最浪漫的約定。
單單是這份同在,花在彼此身上的珍貴時間、捨下家人獨陪對方的珍貴機會,就讓我銘感於心。

我與 C 多年前曾經一同旅行過,當時明明年紀都不小的我們,性情與日程上的碰撞卻不小,
在回程的飛機上,大家甚至彼此坦言了過程中不快樂的部份。
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說好了要再次一同旅行,即使我已移民,我們還是千里實現了這個約定。
除了家人,C 是唯一一個與我二次旅行的人。
這趟旅行,也紀錄了我們各自的與關係的成長:
我們仍然看得見彼此有多麼的不同,可是因為彼此珍愛,我們可以舒適地共處於差異之中,互相遷就無礙。

行前,我最大的擔憂是被眼前的小小不合遮擋了視野,忽略了我們更深更厚的友愛。
我對自己所立的願望,是只以「同在」為念,珍惜想念的朋友就在眼前的時光,其他去哪裡吃什麼做什麼都不是重點。
而這四天三夜,我們不再因磨合而分散了注意,反而一起發現很多合作無間的地方。

東京車站中,我們在地鐵車廂中彼此道別——她去機場準備回家,我繼續前往我的旅程。
這一次,不用為不愉快的片段做解說;這一次,依依不捨,不知道下一次見面將會在何時;
這一次,互相叮囑了很多遍:要小心、不要勉力、不要急,回家後、到達酒店後,要告知對方。

IMG_3962.JPG  

【獨旅時光】

我喜歡獨自一人去旅行。這個愛好,向來是我熟知的事情。
但是這一次,我才真切的、深刻的、確實的感受到,我是有多麼的熱愛、多麼的享受獨旅。

從前即使再喜歡自己一人上路,路程上從來不免憂傷、總會思家,
不是少年時想念母親,就是長大後牽掛男朋友;婚後念念著丈夫,當母親後又掛念孩子。

然而這次的獨自旅行,是我平生第一次深刻而實實在在的感到了自由自在。
不是忘掉了丈夫孩子,也不是沒有想念的人,只是,想念的心安好的歇息著,並不憂傷,並不打擾。
從前的牽腸掛肚心不在焉,被快樂的自主而相繫取代。

雙手插在外套口袋中,跨著大步無盡地探索街巷;
踏出小小火車站,看著地圖,在烈日下步伐快捷地獨自登山;
握著雨傘,在寒風中獨步濕滑的溫泉路去看瀑布;
清晨中,坐在橋上閉著眼睛曬著太陽,幫路過的遊人拍照片;
週六上午,坐在大馬路中心的綠洲中喝咖啡、吃司康,看人看車;
與不同年齡不同國籍的遊人擦身而過、與獨旅的旅人萍水相逢做一天的朋友;
我說不出每天早上起床有多愉快、每次朝向當日的行程邁出大步有多麼身心舒展,
有多麼的、多麼的喜愛我的獨自旅行。

以人妻跟人母而言,八天七夜的獨旅真的有夠長 (其實跟 C 旅行的那幾天我也不在,一共12天),
可是我還是超級捨不得我美好的獨旅步向完結,真是意猶未盡呀!

這次旅行的領受,讓我知道我不是單單「喜歡」一個人旅行——
我在當中有深切的享受、深切的快樂,好像一片小小砌圖砌對了地方那樣舒暢——
我需要一個人的旅行。它滿足了我內心深處很核心的內在需求。
所以,我也很感謝我的丈夫給予我如此自由、如此信任、如此大的大世界,不以我的妻職母職定義我。
我在發現自己原來需要一個人旅行之後,進而很欣賞我的丈夫:
這個人不但了解我尊重我,而且相當有智慧——短時間放飛這隻黑貓,可以換來更長時間的穩定。

行前,我最大的擔憂是被想念的情緒和旅途的日常挫折分了心,忘了細細感受獨自旅行的珍貴。
我對自己所立的願望,是以「當下」為念,珍惜地好好經驗每個時刻,包括上錯車沒帶錢各種各樣的不順。
而這八天七夜,我發現自己成長了,不再因分離而落寞,即使被打擊了又很快復原,
且真心的喜愛獨處,內心歡喜快樂。

IMG_5595.JPG   

【共同經驗、共有回憶】

接著的家庭旅行,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另一個世界。

從一個人旅行轉型到三個人,對我來說真的非非常常有難度!!
我由隨出隨入隨吃隨睡的自由小鳥,忽然變成管理各人餐飲交通日程行李的經理人......

小雨帶病前往這次旅行,一定是把難度大大加高的一項——
出發前一週,可憐的小孩冷病了;
最初也不過普通傷風徵狀,漸漸卻愈咳愈厲害,過了幾天還肚瀉,接著發燒了,不能上學...
一開始我覺得小孩子免疫力強悍,並不擔心;一天一天的過,他沒有在好轉,丈夫說是愈咳愈劇烈,
我還在想咳嗽通常較久復原,應該沒有問題,直到後來聽說小雨要吃著退燒藥才能上飛機......

重逢時,孩子只是無力地上前鬆鬆的抱住我,一臉睏倦。
聽丈夫說,那十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居然一直肚瀉,去了五次廁所......
捱過一整天的飛行,再搭火車來到會合,已經完全累垮。

接著的好多天,小孩夜晚咳醒無數次、大人陪著醒來無數次,真的好煎熬......
但最無趣的,卻是小雨什麼興致、什麼胃口都沒有了......
好吃的東西他也不想吃,連平日不許吃的甜點,他都沒興趣嚐試;景點當然對孩子而言更沒吸引力。
每餐之前,我們要另跑便利商店,先買了小孩子容易吃的食物,再去餐廳吃飯;
每去一個地方,先留意廁所在哪兒。

結果,當旅行中連吃喝玩樂的部份都抽去,剩下就真是各種交通轉移與安頓安排......
旅程頭幾天,我真的信心大失——旅行為什麼變得那麼痛苦啊?
那時候小雨連吃一個飯團,都不情不願地花上大半小時,
我一邊還得催著、提醒著「咬啊~」「吞啊~」等等。
心情不好的小雨,當然對各樣安排只有負面評價:什麼都不好吃、什麼都不好玩;
心情不好的我,也當然對他的負面評價感到非常氣餒、非常挫折,甚至生氣。

我也反思,自己一點都沒有以兒童為本——
我們去的城鎮,全都是看老街、吃傳統食物、去美術館、看古鎮、參觀神社、泡溫泉...
老老實實,真的對小朋友來說好無聊。我那時才意會到......
而且公園、庭園、城蹟、老街,大部份都靠雙腳走,小孩一悶就更加走不動。
怎麼辦?

過了兩夜,小雨咳到瘋掉,而且還是肚瀉。我開始恐懼不安:我會不會真的輕看了這個病?
我開始思考,應以什麼情況作為帶他去看醫生的指標?
丈夫比較安穩,他說一天沒有發燒,就只加強休息喝水吧。

行前,我最大的擔憂是只顧做「經理」一職,完全沒有感受到家庭旅行的時光。
我對自己所立的願望,是以「創造共同經驗」為念——
不論發生什麼事情,只要我們三人一齊經歷,成為我們的共有記憶,就很足夠了。

我沒有忘記這份初心,可是當時,就連這個立願我都怕未能實踐。
一路上,我們隨時停下來,坐路邊長椅休息、拍背、喝水、找廁所、買藥、吃藥...
我在想,將來孩子的記憶中,這第一次懂事之後的旅行,會不會就是病、病、病?
這會不會就是我們三人的共同回憶?

小雨咳了四夜 (若連澳洲的部份也算進去,咳了八夜),終於終於,睡了一整覺沒有咳醒~!!!
我們大人也終於睡了整夜。(特別鳴謝日本令人信任的成藥,與幫助過我們的駐店藥劑師們)
然後我們意外地去到了雪山——懊惱著並沒有安排任何兒童為本的行程的我,
看見孩子忽然因雪地而大為興奮,在殘雪中玩到不亦樂乎,笑逐顏開,終於鬆半口氣。

然後行程進入了漸漸的順境。
一來孩子的病情好轉,情緒和胃口看來都好轉了;
(我是不是笨蛋,病了的人情緒一定有夠差、身體一定有夠累,為什麼我之前想不到? 為什麼我要求小孩有好的表現?)
二來是丈夫的了解與器度:知道我鬱鬱不歡,常常提醒我專注自己的經驗,不要老是管小孩,
而且連續三個下午與小孩一起回酒店睡午覺,讓我一個人在外面繼續散步、繼續探索。
去到旅程後半,孩子有了一點享受的片刻、興奮的時光、嘗新的體驗,和一些探索的力氣。

其實,面對旅程中不盡人意的境遇 (旅館的狀態超嚇人、走了好久走不到、或是連續被 N 家餐廳拒絕之類),
小雨的抗逆力都出奇地高強,小小孩子大大意志,一點都不易折彎。
無論是剛剛抵步時,還是快將離開時。
途中,他也從不要求買玩具。直到回程的機場,我們兩夫妻打算把餘下的少少日圓獎勵他買個玩具回家,
逛著機場玩具店的小雨,卻什麼也沒有提出,以至我們最後連買都沒有買,日圓跟了我們回澳洲。

回想起來,這九天九夜如同一場由崎嶇到順利的大歷奇。
所歷之事,的確不是我的想像——我以為所謂的不順利,就是搭錯車、途了路、趕不上等等;
事實是「什麼是家庭旅行」、「如何平衡大家的需求」、「如何照顧彼此」等更深的歷奇體驗。

沿途感謝聆聽我訴苦、在小孩病患上給我實際建議,兼給了我盼望的好友,
告訴我孩子的美好回憶,不一定發生在當時;即使我眼前的小子黑口黑面,將來回想也可能是快樂記憶。

無論小孩有沒有美好回憶,我卻在沈澱之後感覺到了好多美好。

IMG_6003.JPG  

我的行程回顧,暫時就寫到這裡囉~
未及細寫的感動片段,就以下面的點點方式來給自己朝花夕拾吧~

【記念日本:迷人的相遇】
。。青木先生的雨傘
。。晴空塔下
。。小店外的男人
。。像我媽媽的民宿主人
。。大堂經理送來的餐盤
。。老侍者的照顧
。。與山相遇
。。燒鳥店的大感動
。。那一對公公婆婆
。。冰天中的熱心人
。。鞋店哥哥
。。櫻花下午茶
。。瑞士旅人
。。攤販夫婦
。。店長的巧克力
。。長街上的休憩處
。。的士司機
。。及時雨藥劑師
。。小巷中的章魚燒店主
。。遊戲時光
。。雨中溫泉浴
。。賣鯛魚燒的嬸嬸
。。小店中的婆婆
。。與雪山相遇
。。曬太陽吃下午茶吧!
。。古宅之氣
。。偶然遇上古川祭
。。咖啡館中小房間
。。居酒屋阿姨送的米餅
。。不期之美:好客的餃子店
。。旅館大叔的笑臉
。。動物們你們好嗎
。。最後的芭菲
。。三語藥劑師

【記念日本:恨不能把你抱緊帶走 (或譯「超喜愛又帶不走的東西」】
。山形縣的櫻桃、洋梨與蘋果
。美侖美奐的和菓子
。超好吃超多元的西洋烘焙
。充滿嚼勁的蕎麥麵和烏龍麵
。清香的草莓
。七彩繽紛的便當
。好喝的黑咖啡
。令人無法回頭的天婦羅和生魚片
。銀山溫泉的野村豆腐
。各式各樣的香料茶、花草茶、藥草茶、豆子茶
。沖繩的黑糖磚
。青芥與鹽麴
。日本的牛奶與奶製品
。栗子
。芝麻醬與芝麻粉
。黃豆粉與豆渣粉
。道明寺粉、蕨粉、葛粉
。寒天粉、蒟蒻粉
。櫻花與櫻葉
。各級各用的抹茶粉
。高山的野菜與野菜乾
。章魚燒醬、大阪燒醬
。金澤的甘納豆
。即使是便利商店出品還是很有品質的小甜點、飯團、滷蛋與便當
。古川的藥草護膚品、藥草鹽、藥草入浴包
。迷人的和服與浴衣
。飛驒的樸葉味噌
。無可取代的米穀粉
。優質高筋麵粉與酵母
。可愛的餐具、廚具、食具、盛器
。漂亮優雅的布藝
。千代田烘焙模型
。多不勝數的烘焙與料理工具
。合腳的鞋子
。分趾的襪子
。合身合心的衣服
。貼合臉形的透氣口罩
。優質有信譽且融合漢方的藥品
。超好用的防曬、護膚與化妝品
。高品質的戶外防風外套
。合用順手的文具
。慣用的日程本與貼紙
。各種各樣的香薰
。超輕的雨傘
。好穿的拖鞋
。夢寐以求的象印電熱水瓶

IMG_576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貓伊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